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论文

新疆阜康荒漠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与梭梭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1 前言第1-22页
 1.1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1-21页
  1.1.1 物种多样性第11-13页
  1.1.2 生态位理论及应用第13-14页
  1.1.3 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第14-17页
  1.1.4 生态位与遗传多样性的关系第17-19页
  1.1.5 梭梭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研究现状第19-21页
 1.2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研究意义第21-22页
2 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第22-31页
 2.1 野外调查第22-23页
 2.2 土壤分析第23-24页
 2.3 遗传多样性第24-28页
  2.3.1 植物材料采集第24-25页
  2.3.2 基因组DNA的提取第25-26页
  2.3.3 PCR扩增反应第26-28页
 2.4 数据处理与计算公式第28-31页
  2.4.1 物种多样性指数计算方法第28-29页
  2.4.2 生态位计测第29-31页
3 研究结果第31-62页
 3.1 新疆阜康荒漠过渡带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特征第31-38页
  3.1.1 主要植被类型第31-35页
  3.1.2 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特征第35-36页
  3.1.3 不同测度依据对多样性指数的影响第36-38页
 3.2 物种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第38-46页
  3.2.1 物种多样性与土壤含水率和酸碱度的关系第38-39页
  3.2.2 物种多样性与土壤全盐量、电导率以及各种盐分的关系第39-41页
  3.2.3 物种多样性与土壤有机质及各养分的关系第41-43页
  3.2.4 植物多度与土壤水盐的关系第43页
  3.2.5 群落物种多样性与土壤因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第43-46页
 3.3 群落物种生态位分析第46-54页
  3.3.1 种群生态位宽度分析第46-47页
  3.3.2 种群生态位重叠分析第47-49页
  3.3.3 不同生态位测度公式的比较第49-54页
   3.3.3.1 生态位宽度分析第49页
   3.3.3.2 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分析第49-50页
   3.3.3.3 生态位重叠分析第50-52页
   3.3.3.4 生态学相似性表示第52-54页
 3.4 梭梭的遗传多样性研究第54-59页
  3.4.1 绿洲荒漠过渡带梭梭的遗传多样性第54-56页
  3.4.2 分布于沙地梭梭亚居群的遗传多样性第56-59页
 3.5 梭梭遗传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第59-60页
 3.6 荒漠植物遗传多样性与其生态位的关系第60-62页
4 讨论第62-74页
 4.1 荒漠过渡带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第62-66页
  4.1.1 物种多样性水平第62-64页
  4.1.2 物种多样性测度第64页
  4.1.3 物种多样性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关系第64-66页
 4.2 生态位及其影响因素第66-68页
 4.3 遗传多样性第68-72页
  4.3.1 遗传多样性水平第68-69页
  4.3.2 居群遗传结构第69-71页
  4.3.3 荒漠植物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第71-72页
 4.4 生态位与遗传多样性第72-73页
 4.5 梭梭的保护生物学第73-74页
5 结论第74-77页
 5.1 群落物种多样性第74-75页
 5.2 生态位分析第75页
 5.3 梭梭的遗传多样性与遗传分化第75-76页
 5.4 遗传多样性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关系第76页
 5.5 遗传多样性与生态位的关系第76页
 5.6 保护生物学研究第76-77页
致谢第77页
发表论文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北冰洋—欧亚大陆—太平洋地学断面东南段大陆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研究
下一篇:He-Ne激光对小麦增强UV-B辐射损伤的修复效应及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