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9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22页 |
1.1 高分子阻尼材料的应用及分类 | 第9-10页 |
1.2 高分子阻尼材料的特点与“基团贡献分析法” | 第10-14页 |
1.3 宽温宽频阻尼材料与互贯聚合物网络 | 第14-16页 |
1.4 INP的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1.5 聚丙烯酸酯与聚硅氧烷阻尼材料 | 第18-22页 |
第二章 聚丙烯酸酯阻尼橡胶的制备与表征 | 第22-49页 |
2.1 实验部分 | 第22-25页 |
2.1.1 主要原料及处理 | 第22页 |
2.1.2 聚丙烯酸酯阻尼橡胶的合成 | 第22页 |
2.1.3 丙烯酸酯聚合转化率的测定 | 第22-23页 |
2.1.4 碘值测定 | 第23页 |
2.1.5 分子量测定 | 第23页 |
2.1.6 间苯撑双马来酰亚胺的合成 | 第23-24页 |
2.1.7 聚丙烯酸酯阻尼橡胶的硫化加工 | 第24页 |
2.1.8 测试仪器 | 第24-25页 |
2.2 结果与讨论 | 第25-48页 |
2.2.1 低温合成丙烯酸酯橡胶 | 第25-30页 |
2.2.2 聚丙烯酸酯阻尼橡胶硫化活性点的设计 | 第30-34页 |
2.2.3 双马来酰亚胺的助硫化作用 | 第34-44页 |
2.2.4 聚丙烯酸酯阻尼橡胶的分子设计 | 第44-48页 |
2.3 小结 | 第48-49页 |
第三章 聚硅氧烷/聚丙烯酸酯共混橡胶阻尼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 第49-56页 |
3.1 实验部分 | 第49页 |
3.1.1 主要原材料及硫化橡胶的加工 | 第49页 |
3.1.2 仪器及分析 | 第49页 |
3.2 结果与讨论 | 第49-55页 |
3.2.1 聚(甲基)丙烯酸酯/聚二甲基硅氧烷共混橡胶阻尼材料 | 第50-51页 |
3.2.2 聚(甲基)丙烯酸酯/聚甲基苯基硅氧烷共混橡胶阻尼材料 | 第51-54页 |
3.2.3 聚二甲基硅氧烷/聚(甲基)丙烯酸酯共混橡胶的硫化体系 | 第54-55页 |
3.3 小结 | 第55-56页 |
第四章 聚硅氧烷/聚丙烯酸酯/聚甲基丙烯酸酯序列互贯聚合物网络(IPNs)阻尼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 第56-80页 |
4.1 实验部分 | 第56-57页 |
4.1.1 主要原料及IPNs的制备 | 第56页 |
4.1.2 聚硅氧烷/聚丙烯酸酯/聚甲基丙烯酸酯IPNs复合阻尼橡胶的合成 | 第56页 |
4.1.3 仪器及分析 | 第56-57页 |
4.2 结果与讨论 | 第57-79页 |
4.2.1 聚甲基丙烯酸酯的类型,含量与阻尼性能的关系 | 第58-60页 |
4.2.2 聚二甲基硅氧烷的含量对阻尼性能的影响 | 第60-62页 |
4.2.3 强迫互容和相形貌 | 第62-64页 |
4.2.4 聚二甲基硅氧烷/聚(甲基)丙烯酸酯复合阻尼橡胶的转变与松弛 | 第64-73页 |
4.2.5 聚(甲基苯基—二甲基)硅氧烷消除结晶的效应与其IPNs复合橡胶的阻尼性能 | 第73-79页 |
4.3 小结 | 第79-80页 |
第五章 接枝共聚物的增容作用及复合阻尼橡胶的性能 | 第80-91页 |
5.1 实验部分 | 第80-81页 |
5.1.1 主要原料及处理 | 第80页 |
5.1.2 合成实验 | 第80页 |
5.1.3 仪器及分析 | 第80-81页 |
5.2 结果与讨论 | 第81-90页 |
5.2.1 甲基硅氧烷/丙烯酸酯接枝共聚物合成与表征 | 第81-85页 |
5.2.2 二甲基硅氧烷/丙烯酸酯接枝共聚物的增容效应 | 第85-87页 |
5.2.3 聚硅氧烷/聚丙烯酸酯复合阻尼橡胶的性能 | 第87-90页 |
5.3 小结 | 第90-91页 |
第六章 聚(甲基苯基—二甲基)硅氧烷/聚甲基丙烯酸酯同步互贯聚合物网络(SIN)的合成与表征 | 第91-113页 |
6.1 实验原料 | 第91页 |
6.2 仪器及分析 | 第91页 |
6.3 合成实验 | 第91-92页 |
6.3.1 甲基苯基二乙氧基硅烷的水解 | 第91-92页 |
6.3.2 α,ω—二羟基(甲基苯基—二甲基)硅氧烷齐聚物的合成 | 第92页 |
6.3.3 聚(甲基苯基—二甲基)硅氧烷/聚甲基丙烯酸酯同步互贯聚合物网络阻尼材料的制备 | 第92页 |
6.4 结果与讨论 | 第92-112页 |
6.4.1 α,ω—二羟基(甲基苯基—二甲基)聚硅氧烷齐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 第92-98页 |
6.4.2 聚(甲基苯基—二甲基)硅氧烷/聚甲基丙烯酸酯SIN反应动力学的研究 | 第98-112页 |
6.5 小结 | 第112-113页 |
第七章 聚(甲基苯基—二甲基)硅氧烷/聚丙烯酸酯SIN的结构与性能 | 第113-136页 |
7.1 实验部分 | 第113-114页 |
7.1.1 实验样品 | 第113页 |
7.1.2 密度的测定 | 第113页 |
7.1.3 溶胀度的测定 | 第113页 |
7.1.4 Mc的测定和计算 | 第113-114页 |
7.1.5 仪器及分析 | 第114页 |
7.2 结果与讨论 | 第114-134页 |
7.2.1 聚(甲基苯基—二甲基)硅氧烷/聚甲基丙烯酸酯SIN的相容性与阻尼性能 | 第115-122页 |
7.2.2 交联剂与SIN的阻尼性能 | 第122-128页 |
7.2.3 由原子力显微镜研究聚硅氧烷/聚甲基丙烯酸酯SIN的形貌 | 第128-134页 |
7.3 小结 | 第134-136页 |
主要结论 | 第136-138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138-145页 |
致谢 | 第145-146页 |
英文摘要 | 第146-149页 |
附录 | 第149-1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