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移动通信论文--蜂窝式移动通信系统(大哥大、移动电话手机)论文

TD-SCDMA系统中的智能天线和上行同步技术研究

第1章 绪论第1-14页
 1.1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无线传输技术及其发展第9-10页
  1.1.1 移动通信发展概况第9页
  1.1.2 IMT-2000中的TDD无线传输技术第9页
  1.1.3 TD-SCDMA系统研究进展第9-10页
 1.2 TD-SCDMA系统中的关键技术第10-12页
  1.2.1 多址技术第10-11页
  1.2.2 智能天线技术第11页
  1.2.3 上行同步技术第11-12页
  1.2.4 联合检测技术第12页
  1.2.5 软件无线电第12页
  1.2.6 接力切换第12页
 1.3 本文所做的工作和内容安排第12-14页
  1.3.1 本文对同步CDMA多址接入信道模型的研究第13页
  1.3.2 本文对智能天线的研究工作第13页
  1.3.3 本文对上行同步的研究工作第13-14页
第2章 TD-SCDMA系统帧结构及信号模型第14-21页
 2.1 TD-SCDMA系统的物理信道结构第14-16页
  2.1.1 TD-SCDMA帧结构第14-15页
  2.1.2 TD-SCDMA系统中的码道结构第15-16页
 2.2 同步多址接入链路模型第16-19页
  2.2.1 同步多址接入传播模型第16-17页
  2.2.2 阵列信号接收模型第17-19页
 2.3 信道估计方法第19-20页
 2.4 本章小结第20-21页
第3章 TD-SCDMA系统中的智能天线技术第21-37页
 3.1 智能天线技术简介第21-24页
  3.1.1 蜂窝移动通信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与智能天线的引入第21页
  3.1.2 智能天线的概念第21-22页
  3.1.3 智能天线与若干空域处理技术的比较第22-23页
  3.1.4 智能天线的研究内容与发展动态第23-24页
 3.2 智能天线技术的实现第24-27页
  3.2.1 智能天线中的主要技术第24-26页
  3.2.2 环形阵列天线第26-27页
 3.3 智能化下行的实现方法第27-33页
  3.3.1 下行数字基带赋形第27-28页
  3.3.2 阵列信号的矩阵描述第28页
  3.3.3 次优权特征值分解算法第28-31页
  3.3.4 “固定DOA”波束赋形法第31-33页
 3.4 智能天线在TD-SCDMA中的应用第33-35页
  3.4.1 上行同步系统中的智能天线技术第33-34页
  3.4.2 基于midamble码信道估计的智能天线技术第34-35页
 3.5 本章小结第35-37页
第4章 智能天线系统仿真模型及性能分析第37-52页
 4.1 TD-SCDMA智能天线仿真模型第37-42页
  4.1.1 系统仿真模型第37-39页
  4.1.2 仿真中的信道模型第39-42页
 4.2 仿真结果及分析第42-47页
  4.2.1 第42-43页
  4.2.2 “固定DOA”法的仿真结果与分析第43-46页
  4.2.3 两种波束赋形方法的比较第46-47页
 4.3 智能天线系统性能分析第47-51页
 4.4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5章 TD-SCDMA系统中的上行同步技术第52-61页
 5.1 TD-SCDMA上行同步技术简介第52-53页
  5.1.1 上行同步实现过程第52-53页
  5.1.2 同步CDMA技术基本原理第53页
 5.2 上行同步检测系统第53-55页
  5.2.1 上行同步检测系统基本模型第54页
  5.2.2 “同步头”法相关检测第54-55页
 5.3 同步仿真实验及分析第55-60页
  5.3.1 同步检测技术仿真第55-58页
  5.3.2 噪声功率的测量第58-60页
 5.4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结论第61-63页
致谢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7页
附录第67-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成本优化与控制
下一篇:水下航行器导航与控制一体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