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37页 |
·船舶压载水的作用及带来的问题 | 第11-17页 |
·压载水的作用 | 第11页 |
·船舶压载水带来的外来物种入侵问题 | 第11-12页 |
·外来物种入侵 | 第12-17页 |
·压载水管理相关法规 | 第17-20页 |
·相关国际条约及法规 | 第17-18页 |
·各国相关管理法规 | 第18-20页 |
·我国相关管理法规 | 第20页 |
·压载水的处理 | 第20-30页 |
·压载水排放标准 | 第20-21页 |
·压载水置换和隔离 | 第21页 |
·压载水处理技术 | 第21-22页 |
·压载水管理系统审批状况 | 第22-30页 |
·对压载水及其沉积物中浮游生物的研究 | 第30-34页 |
·对压载水及其沉积物中浮游生物的研究 | 第30-32页 |
·对休眠孢子和孢囊的研究 | 第32-34页 |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 第34-37页 |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34-35页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35-37页 |
第2章 不同航线船舶压载水中浮游生物种类组成和丰度变化 | 第37-78页 |
·材料方法 | 第37-45页 |
·采集船舶及航线信息 | 第37-42页 |
·样品采集 | 第42-43页 |
·样品分析和计算 | 第43-45页 |
·结果 | 第45-70页 |
·国内航线Ⅱ和Ⅲ压载水的理化因子 | 第45-48页 |
·浮游生物种类组成和丰度 | 第48-69页 |
·国内航线Ⅱ和Ⅲ压载水的叶绿素a | 第69页 |
·国内航线Ⅱ和Ⅲ压载水中浮游生物丰度与理化指标之间的关系 | 第69-70页 |
·讨论 | 第70-76页 |
·理化因子的变化 | 第71-72页 |
·浮游生物种类组成的特点 | 第72页 |
·浮游生物种类丰度的变化 | 第72-75页 |
·叶绿素α | 第75页 |
·各航线造成生物入侵的可能性及对生态影响的比较 | 第75-76页 |
·小结 | 第76-78页 |
第3章 船舶压载水沉积物的性质及其生物组成 | 第78-9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78-81页 |
·样品的采集 | 第78-79页 |
·样品的处理 | 第79-80页 |
·样品的观察 | 第80-81页 |
·样品中浮游植物及孢囊数量的计算 | 第81页 |
·结果 | 第81-91页 |
·压载水沉积物的基本性质 | 第81-82页 |
·压载水沉积物中的浮游植物 | 第82-89页 |
·压载水沉积物中的孢囊 | 第89-91页 |
·讨论 | 第91-93页 |
·压载水沉积物的性质 | 第91-92页 |
·压载水沉积物中的浮游植物 | 第92页 |
·压载水沉积物中的饱囊 | 第92-93页 |
·小结 | 第93-94页 |
结论 | 第94-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105页 |
附录 压载水及其沉积物中常见生物 | 第105-10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第109-110页 |
致谢 | 第1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