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1 前言 | 第11-22页 |
·选题背景 | 第11-13页 |
·中国提供公共服务事业单位的改革 | 第11页 |
·中国非政府非营利性质组织的发展 | 第11-12页 |
·社会企业与社会企业家的存在 | 第12-13页 |
·中国新公益人与公民社会的兴起 | 第13页 |
·文献综述 | 第13-18页 |
·社会公益的概念 | 第13-15页 |
·三部门理论的视觉 | 第15页 |
·公益性悖论的存在 | 第15-16页 |
·NGO在中国的发展 | 第16-17页 |
·社会型企业的认知 | 第17页 |
·理论结合实际的探索 | 第17-18页 |
·选题意义 | 第18-20页 |
·唤醒公民意识 | 第18-19页 |
·融合多种理论 | 第19-20页 |
·拓展创新领域 | 第20页 |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文献研究 | 第20-21页 |
·实证分析 | 第21页 |
·人类学方法 | 第21页 |
·文章结构 | 第21-22页 |
2 社会公益概念界定与社会公益提供主体分类 | 第22-26页 |
·社会公益的概念界定 | 第22-24页 |
·公益与私益的区分 | 第22页 |
·公益性与非营利性的区分 | 第22-24页 |
·众多提供主体并存的社会公益格局 | 第24页 |
·我国社会公益的文化价值基础 | 第24-26页 |
3 公益事务类型及其走向市场的机制分析 | 第26-33页 |
·按公益事务分类的社会公益 | 第26-29页 |
·公共物品型社会公益 | 第26-27页 |
·慈善型社会公益 | 第27页 |
·维权型社会公益 | 第27-28页 |
·价值型社会公益 | 第28-29页 |
·外部型社会公益 | 第29页 |
·不同社会公益类型市场化中的问题 | 第29-30页 |
·各种社会公益组织解决市场化问题的方式 | 第30-31页 |
·社会公益组织的培育与发展的四维政策模型 | 第31-33页 |
4 社会企业与社会企业家的解析 | 第33-36页 |
·社会企业 | 第33-35页 |
·社会企业的界定 | 第33页 |
·社会企业的优点 | 第33-34页 |
·中国的社会企业萌芽 | 第34-35页 |
·社会企业家 | 第35-36页 |
·社会企业家的界定 | 第35页 |
·社会企业家的新思想 | 第35-36页 |
5 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企业化运作实例 | 第36-54页 |
·“多背一公斤”概述 | 第36-37页 |
·运用钻石模型的实例分析 | 第37-53页 |
·理论工具概述 | 第37-38页 |
·内部要素—目标 | 第38-39页 |
·内部要素—资金 | 第39-43页 |
·内部要素—技术 | 第43-46页 |
·内部要素—参与者 | 第46-49页 |
·内部要素—组织结构 | 第49-51页 |
·外部环境—公共宣传 | 第51-53页 |
·组织现状与展望 | 第53-54页 |
6 我国社会公益组织企业化运作可行性分析的几点结论 | 第54-58页 |
·重视对社会公益组织的研究 | 第54页 |
·社会公益组织的机遇与挑战并存 | 第54-55页 |
·不同类型的公益组织将有不同的市场化方式 | 第55页 |
·企业化运作是解决社会公益退化和不足的有效方法 | 第55-56页 |
·拥有中国的社会企业和社会企业家 | 第56-57页 |
·对政府层面行为与影响的建议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作者简历 | 第60-62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