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中“流氓”话语的文化反思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1. 引言 | 第7-9页 |
2. “流氓”话语的释义 | 第9-16页 |
·缘起和内涵 | 第9-10页 |
·后现代性特点 | 第10-13页 |
·非中心化 | 第10-11页 |
·反权威性 | 第11-12页 |
·破碎性 | 第12-13页 |
·不确定性 | 第13页 |
·“流氓”话语的三大元素 | 第13-16页 |
·色语 | 第14页 |
·酷语 | 第14-15页 |
·秽语 | 第15-16页 |
3. 色语的文化视角解析 | 第16-21页 |
·木子美其人其事 | 第16-17页 |
·事件评价 | 第17-18页 |
·身体的无度消费 | 第17页 |
·色语遭遇消费文化 | 第17-18页 |
·文化视角解析 | 第18-21页 |
·言说和追寻 | 第18-19页 |
·书写与分享 | 第19-20页 |
·颠覆性设置 | 第20-21页 |
4. 酷语与秽语的文化视角解析 | 第21-27页 |
·事件介绍 | 第21-22页 |
·韩白之争始末 | 第21页 |
·教授骂人始末 | 第21-22页 |
·事件评价 | 第22-24页 |
·粉丝的放纵 | 第22-23页 |
·秽语的爆炸 | 第23-24页 |
·文化视角解析 | 第24-27页 |
·话语效应 | 第24-25页 |
·道德焦虑 | 第25页 |
·关注个体 | 第25-27页 |
5. “流氓”话语的文化反思 | 第27-33页 |
·原因探析 | 第27-29页 |
·社会转型 | 第27-28页 |
·文化转型 | 第28页 |
·技术进步 | 第28-29页 |
·“流氓”话语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 | 第29-30页 |
·话语权深度的严重缺失 | 第30-31页 |
·社会责任感的匮乏 | 第31-33页 |
6. 结语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个人简介 | 第36-37页 |
导师简介 | 第37-38页 |
致谢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