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生物学论文--环境微生物学论文

湿地、稻田土壤酶分布与活性及生态功能指示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3页
文献综述第13-37页
 一、土壤酶的来源与种类第14-16页
 二、土壤酶的分布第16-20页
  (一) 土壤酶的剖面分布第16-17页
  (二) 根际土壤酶与本土酶第17-18页
  (三) 土壤酶的团聚体分布第18-19页
  (四) 不同植被生态条件下土壤酶的分布第19-20页
 三、土壤酶的固定机制第20-24页
  (一) 土壤矿物与酶的作用第20-22页
  (二) 土壤有机质与酶的相互作用第22-23页
  (三) 根系分泌物对土壤酶的固定的影响第23-24页
 四、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机制第24-32页
  (一) 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第24-25页
  (二) 土壤酶活性的季节变化规律第25-26页
  (三) 不同施肥制度下土壤酶活性第26-28页
  (四) 不同种植制度下土壤酶活性第28-29页
  (五) 不同耕作制度下土壤酶活性第29-30页
  (六) 外源污染物胁迫下的土壤酶活性第30-32页
 五、土壤酶促反应动力学和热力学特征研究进展第32-34页
 六、存在问题第34-35页
 七、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35-37页
第一章 湿地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及废水灌溉下的变化特征第37-53页
   ·长期试验基地第37-40页
     ·基地简介第37-39页
     ·造纸废水芦苇湿地处理工艺第39-40页
   ·材料和方法第40-43页
     ·土壤采样第40页
     ·土壤理化性质测试第40-41页
     ·土壤造纸废水胁迫短期培养试验及土壤呼吸的测定第41-42页
     ·土壤酶活性的测定第42-43页
   ·结果与讨论第43-52页
     ·造纸废水长期灌溉对芦苇湿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第43-46页
     ·造纸废水长期灌溉对芦苇湿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第46-48页
     ·造纸废水短期灌溉对芦苇湿地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呼吸的影响第48-52页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二章 重金属污染土壤酶活性的变化及生态剂量第53-69页
   ·材料和仪器第53-56页
     ·供试土壤第53-54页
     ·试剂及仪器第54页
     ·实验方案第54页
     ·测定项目与方法第54-56页
   ·结果与讨论第56-67页
     ·重金属污染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第56-62页
     ·重金属对土壤酶的定浓度抑制率及生态剂量ED_(50)(Ecology Dose)第62-67页
   ·本章小结第67-69页
第三章 水稻土有机碳分组组分中土壤酶的分布第69-83页
   ·材料与方法第70-72页
     ·土壤采集及预处理第70页
     ·土壤物理分级第70页
     ·土壤有机碳(C_(org))和总氮(N_t)分析第70-71页
     ·土壤酶活性分析第71-72页
     ·数理统计与分析第72页
   ·结果与讨论第72-82页
     ·土壤物理分级组分第72-73页
     ·土壤物理分级组分的C_(org)和N_t第73-76页
     ·水稻土及其物理分级组分的土壤酶活性第76-82页
   ·本章小结第82-83页
第四章 水稻土活性颗粒上B-葡萄糖苷酶的吸附与固定及酶促反应动力学和热力学特征第83-109页
   ·材料与方法第84-89页
     ·化学试剂及溶液配制第84-85页
     ·供试土壤及活性颗粒制备第85页
     ·土壤及其活性颗粒理化测试第85-86页
     ·土壤胶体活性颗粒上β-葡萄糖苷酶的吸附实验第86-87页
     ·土壤胶体活性颗粒上吸附β-葡萄糖苷酶的脱附实验第87页
     ·β-葡萄糖苷酶活性测定及其酶促反应动力学、热力学特征第87-88页
     ·数理统计方法第88-89页
   ·结果与讨论第89-106页
     ·土壤活性颗粒理化性质第89页
     ·土壤活性颗粒表面β-葡萄糖苷酶的吸附行为第89-92页
     ·土壤活性颗粒表面吸附β-葡萄糖苷酶的脱附行为第92-93页
     ·土壤活性颗粒表面固定化β-葡萄糖苷酶的表观活性第93-95页
     ·土壤活性颗粒表面固定化β-葡萄糖苷酶的老化行为第95-97页
     ·pH值影响下的土壤活性颗粒表面固定化β-葡萄糖苷酶表观活性第97页
     ·温度影响下的土壤活性颗粒表面固定化β-葡萄糖苷酶表观活性第97-98页
     ·土壤活性颗粒表面固定化β-葡萄糖苷酶促反应动力学行为第98-100页
     ·土壤活性颗粒表面固定化β-葡萄糖苷酶促反应热力学行为第100-106页
   ·本章小结第106-109页
第五章 全文讨论与结论第109-113页
   ·主要结论第109-111页
   ·创新点第111页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111-113页
参考文献第113-131页
缩略语一览表第131-13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第133-135页
致谢第135页

论文共13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猪源乳酸杆菌的筛选及其对仔猪肠道黏膜免疫影响的研究
下一篇:抗微生物活性肽的资源发掘和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