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权在我国的可行性研究
内容摘要 | 第1-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沉默权制度概述 | 第10-22页 |
第一节 沉默权的概念 | 第10-16页 |
一、沉默权的概念 | 第10页 |
二、沉默权的具体含义 | 第10-12页 |
三、沉默权与相关概念的比较 | 第12-16页 |
第二节 沉默权的法律依据 | 第16-17页 |
第三节 沉默权的起源 | 第17-20页 |
第四节 沉默权的意义 | 第20-22页 |
第二章 沉默权在各国的状况 | 第22-32页 |
第一节 沉默权在外国的确立及发展 | 第22-29页 |
一、沉默权在英美法系国家的确立及发展 | 第22-26页 |
二、沉默权在大陆法系国家的确立及发展 | 第26-29页 |
三、沉默权在两大法系国家的现状比较 | 第29页 |
第二节 沉默权在中国的状况 | 第29-32页 |
一、中国古代的立法状况 | 第29-30页 |
二、现代中国的立法现状 | 第30页 |
三、中国的刑事政策 | 第30页 |
四、中国就沉默权做出的积极尝试 | 第30-32页 |
第三章 沉默权在中国的可行性研究 | 第32-38页 |
第一节 沉默权在中国的研究现状 | 第32-33页 |
一、引进说 | 第32页 |
二、否定说 | 第32-33页 |
三、折衷说 | 第33页 |
第二节 沉默权目前在我国的不可行性分析 | 第33-38页 |
一、中国的国情不适合 | 第34-35页 |
二、沉默权制度本身的弊端 | 第35页 |
三、司法实践部门尤其是侦查人员的反对 | 第35页 |
四、沉默权并不能"有效"防止刑讯逼供 | 第35-36页 |
五、确立沉默权的国家也在不断地改革 | 第36-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3页 |
后记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