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前言 | 第7-12页 |
(一) 选题依据与意义 | 第7页 |
(二) 研究现状 | 第7-11页 |
(三)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1-12页 |
一、郑观应政治思想的产生背景 | 第12-19页 |
(一) 家乡、家族与父亲 | 第12-14页 |
(二) 上海 | 第14-16页 |
(三) 时代 | 第16-19页 |
二、道器之辩——郑观应政治思想的哲学基础 | 第19-28页 |
(一) 历史上的道器之辩 | 第19-20页 |
(二) 郑观应的道器理论 | 第20-23页 |
(三) "中道西器"与"西学中源" | 第23-28页 |
三、融旧纳新——郑观应政治思想的制度层面 | 第28-35页 |
(一) 推隆三代与学习西方 | 第28-30页 |
(二) 以设议院为核心的制度变革 | 第30-35页 |
四、郑观应政治思想的影响 | 第35-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