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绪论 | 第11-23页 |
·养殖场粪便废水污染现状及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1-17页 |
·畜禽养殖场粪便废水污染及其危害 | 第11-13页 |
·废水治理的必要性及紧迫性 | 第13-14页 |
·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动态 | 第14-17页 |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主要研究内容及特色 | 第18-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9-23页 |
2 牛粪废水厌氧消化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23-51页 |
·概述 | 第23-29页 |
·厌氧消化基本理论 | 第23-24页 |
·影响厌氧消化的主要因素 | 第24-27页 |
·高温厌氧消化的热点研究方向 | 第27-28页 |
·本章主要研究思路 | 第28-29页 |
·实验方案 | 第29-32页 |
·实验药品、试剂 | 第29-30页 |
·实验仪器、设备 | 第30-31页 |
·实验材料 | 第31页 |
·分析方法 | 第31页 |
·实验步骤 | 第31-3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2-45页 |
·接种物的培养与驯化 | 第32-34页 |
·接种物对厌氧消化过程的影响 | 第34-40页 |
·其他因素对牛粪废水厌氧消化的影响 | 第40-45页 |
·小结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1页 |
3 牛粪废水高温厌氧消化动力学研究 | 第51-68页 |
·概述 | 第51-52页 |
·实验部分 | 第52-54页 |
·实验仪器、设备 | 第52-53页 |
·实验试剂、材料 | 第53页 |
·分析方法 | 第53页 |
·实验步骤 | 第53-5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4-66页 |
·牛粪废水COD降解实验结果 | 第54-56页 |
·牛粪废水高温厌氧消化宏观动力学模型 | 第56-59页 |
·牛粪废水高温厌氧消化宏观动力学反应级数的测定 | 第59-62页 |
·甲烷产率的动力学模型 | 第62-65页 |
·动力学方程的有效性验证 | 第65-66页 |
·小结 | 第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4 SBR处理牛粪废水高温厌氧消化液实验研究 | 第68-96页 |
·概述 | 第68-71页 |
·SBR技术简介 | 第68页 |
·SBR基本工艺流程 | 第68-69页 |
·SBR工艺的优、缺点 | 第69-71页 |
·本章研究思路 | 第71页 |
·实验方案 | 第71-74页 |
·实验材料及试剂 | 第71-72页 |
·实验设备、仪器 | 第72页 |
·实验装置及流程 | 第72-73页 |
·实验及测试方法 | 第73-7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4-93页 |
·絮状活性污泥的培养及SBR运行参数的优化 | 第74-83页 |
·絮状活性污泥的培养驯化结果 | 第74-77页 |
·SBR工艺条件的确定 | 第77-83页 |
·确定工艺条件下SBR对牛粪废水高温厌氧消化液净化能力研究 | 第83页 |
·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及除污效能 | 第83-90页 |
·颗粒污泥的培养及特征 | 第84-87页 |
·颗粒污泥对含碳、氮有机物的降解能力研究 | 第87-89页 |
·颗粒污泥培养方法的可行性验证 | 第89-90页 |
·两种污泥处理效果的对比 | 第90页 |
·SBR处理牛粪废水厌氧消化液的动力学研究 | 第90-93页 |
·小结 | 第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6页 |
5 絮凝法处理SBR净化水及组合工艺运行实验研究 | 第96-110页 |
·概述 | 第96-97页 |
·实验方案 | 第97-99页 |
·实验试剂及材料 | 第97-98页 |
·实验仪器、设备 | 第98页 |
·分析方法 | 第98-9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99-106页 |
·絮凝剂的选择 | 第99-100页 |
·pH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 第100页 |
·絮凝剂用量的确定 | 第100-102页 |
·搅拌速度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 第102-103页 |
·搅拌时间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 第103-104页 |
·沉降时间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 第104-105页 |
·确定参数下絮凝处理效果 | 第105-106页 |
·组合工艺对牛粪废水处理效果研究 | 第106-108页 |
·小结 | 第108页 |
参考文献 | 第108-110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110-113页 |
·结论 | 第110-111页 |
·研究展望 | 第111-113页 |
附录Ⅰ 消化气中甲烷含量的测定 | 第113-125页 |
附录Ⅱ 博士在读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125-127页 |
附录Ⅲ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 第127-131页 |
致谢 | 第1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