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哲学理论论文--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论文

马克思的平等观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实践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序言第7-10页
第一章 关于平等观的历史回顾第10-23页
 第一节 西方平等观回顾第10-17页
 第二节 中国平等观回顾第17-20页
 第三节 中国传统平等观的局限性第20-23页
第二章 马克思的平等观第23-32页
 第一节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平等观的批判第23-25页
  一、权利平等意味形式的平等,以形式平等掩盖事实的不平等第23-24页
  二、事实不平等的原因是起点不平等和需要不平等第24-25页
 第二节 剖析平等的本质特征第25-28页
  一、平等问题的历史性、相对性和变化性第25-26页
  二、平等问题与社会生产关系联系的紧密性第26-27页
  三、平等观的阶级性第27-28页
 第三节 马克思的平等观及其实现的条件第28-32页
  一、马克思代表的无产阶级平等观第29页
  二、马克思平等观实现的条件第29-32页
第三章 当今中国平等观的实践第32-40页
 第一节 马克思平等观在当代中国的理论意义第32-35页
  一、根据中国当今的经济结构和社会文化开拓自己的平等之路第32-33页
  二、解决平等问题要客观和主观一起抓,寻求主观能够认可的客观平衡点第33-34页
  三、平等问题主观方面解决的着眼点第34-35页
 第二节 马克思平等观在当代中国的现实意义第35-40页
  一、树立正确的平等观念,并加强舆论引导第35-36页
  二、政策制定上,力求给不同的利益群体同样的机会第36-37页
  三、在分配制度上公平与效率并重,缓和社会矛盾第37-38页
  四、深化体制改革,形成对权力的有效监督保证政府政策的有效执行第38-40页
结论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3页
致谢第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籽鹅和白鹅催乳素基因成熟区序列的克隆及原核表达
下一篇:手机报:报纸数字化发展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