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

在宁高校新生自我决定能力测量及现状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8页
1 前言第8-12页
   ·在宁高校新生自我决定能力研究的意义第8-10页
     ·研究自决能力对个人发展的普遍意义第8页
     ·研究自决能力对我国高校新生素质发展的特殊意义第8-9页
     ·研究自决能力对在宁高校新生的典型意义第9-10页
   ·研究目的第10页
   ·研究方法与工具第10-11页
   ·研究结论第11页
   ·本文框架第11-12页
2 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第12-23页
   ·自我决定概念第12-13页
     ·国内外对自我决定能力的界定第12页
     ·本研究对自我决定能力的界定及操作步骤描述第12-13页
   ·国外自我决定能力研究现状第13-20页
     ·有关自我决定理论模型的研究第13-17页
       ·个体模型第13-14页
       ·基于自我调节理论的学习模型第14-15页
       ·基于成年人结果的自我决定模型第15-16页
       ·内在动机理论模型第16-17页
     ·有关自我决定能力的测量第17-19页
       ·自我决定能力的直接测量第17页
       ·自我决定相关因素测量第17-18页
       ·自我决定的社会性研究第18-19页
     ·自我决定课程研究第19-20页
       ·Field与 Hoffman发展的课程:自我决定的步骤(Steps to Self-Determination)第19-20页
       ·Martin和Marshall设计的课程:决策者自我决定能力培养(The Choicemaker Self-Determination Transition Curriculum)第20页
       ·Brolin发展的课程:生活中心生涯教育课程(Life Centered Career Education,LCCE)第20页
   ·国内自我决定研究的现状第20-22页
   ·自我决定未来研究趋势第22-23页
     ·自我决定理论及其理论结构模型的验证研究受到重视第22页
     ·自我决定作为一种特殊课程提出任重而道远第22-23页
3 高校新生自我决定能力调查问卷的编制第23-36页
   ·研究目的第23页
   ·研究假设第23页
   ·研究方法第23页
   ·研究对象第23页
   ·研究思路第23-24页
   ·研究准备阶段第24-28页
     ·有关自我决定能力描述型问卷第24页
     ·问卷的翻译及修订第24-25页
     ·描述型问卷施测第25-26页
       ·研究对象第25页
       ·施测过程第25页
       ·问卷反馈分析第25-26页
     ·自我决定能力调查问卷的编制第26-28页
       ·问卷编制的理论依据第26-27页
       ·自我决定能力调查预测问卷的形成第27-28页
   ·研究实施阶段第28-30页
     ·自我决定能力调查问卷的预测第28-29页
       ·研究对象第28页
       ·研究工具第28页
       ·施测过程第28-29页
     ·自我决定能力调查问卷的正式施测第29-30页
       ·研究对象第29页
       ·研究工具第29-30页
       ·施测过程第30页
   ·研究结果统计与分析第30-36页
     ·问卷项目分析及结构因素分析第30-32页
       ·项目分析第30-31页
       ·探索性因素分析第31-32页
     ·问卷的信度与效度分析第32-34页
       ·问卷的信度第32-33页
       ·问卷的效度第33-34页
     ·研究讨论与结论第34-36页
4 在宁高校新生自我决定能力现状及其相关变量研究第36-46页
   ·研究目的第36页
   ·研究假设第36页
   ·研究工具第36页
   ·施测方法第36-37页
   ·统计工具第37页
   ·在宁高校新生自我决定能力概况第37-38页
   ·在宁高校新生自我决定能力在不同变量上的差异研究第38-45页
     ·我国教育背景下大学新生自我决定能力的性别差异第38-40页
     ·我国教育背景下大学新生自我决定能力的城乡差异第40页
     ·大学新生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自我决定能力差异第40-41页
     ·大学新生自我决定能力文、理科差异第41-42页
     ·南京不同级别高校之间新生自我决定能力水平差异第42-43页
     ·不同家庭经济背景下的新生自我决定能力差异第43-45页
   ·研究讨论与结论第45-46页
5 高校新生自我决定能力与部分人格特征之间的相关关系第46-51页
   ·研究目的第46页
   ·研究对象第46页
   ·研究工具第46-49页
     ·Spearman相关分析第46-47页
     ·三个人格因素对自我决定能力影响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第47-49页
       ·有恒性对自我决定能力影响的方差分析第47页
       ·独立性对自我决定能力影响的方差分析第47-48页
       ·自律性对自我决定能力影响的方差分析第48-49页
   ·研究讨论与结论第49-51页
6 本文研究总结第51-54页
   ·结论第51页
   ·研究意义与启示第51-53页
     ·研究意义第51-52页
     ·研究启示第52-53页
       ·理论层面的研究启示第52页
       ·实证层面的研究启示第52-53页
   ·研究有待改进的地方第53页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6页
附录第56-63页
致谢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围产期尼古丁对子代水钠代谢及RAS受体的影响
下一篇:猪肝脏糖异生的品种特点及其糖皮质激素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