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0-30页 |
·蛇及蛇毒的概述 | 第10-11页 |
·磷脂酶A_2 | 第11-20页 |
·磷脂酶A_2概述 | 第11-12页 |
·磷脂酶A_2的分类 | 第12-14页 |
·sPLA_2的结构 | 第14-16页 |
·sPLA_2的功能 | 第16-17页 |
·sPLA_2的催化机理 | 第17-20页 |
·蛇毒磷脂酶A_2 | 第20-29页 |
·蛇毒磷脂酶A_2的分类 | 第20页 |
·蛇毒磷脂酶A_2的结构特征 | 第20-21页 |
·蛇毒磷脂酶A_2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 第21-22页 |
·蛇毒磷脂酶A_2生物信息学研究进展 | 第22页 |
·蛇毒磷脂酶A_2的药理学性质 | 第22-29页 |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 第29-30页 |
2 蛇毒磷脂酶A_2突变体的基因构建、筛选与转化 | 第30-46页 |
·引言 | 第30页 |
·实验材料 | 第30-32页 |
·实验仪器 | 第30-31页 |
·实验试剂 | 第31-32页 |
·实验方法 | 第32-39页 |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第32-33页 |
·Gln49-PLA_2基因的定点突变 | 第33-35页 |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35-36页 |
·转化 | 第36页 |
·pMAL c2x质粒的少量制备 | 第36页 |
·酶切载体和目的基因 | 第36-37页 |
·酶切反应物的纯化 | 第37页 |
·载体与目的基因的连接 | 第37-38页 |
·TB1感受态细菌的制备及转化 | 第38页 |
·蓝白斑筛选阳性克隆 | 第38页 |
·质粒提取 | 第38页 |
·质粒的酶切检测 | 第38页 |
·测序分析 | 第38-39页 |
·实验结果 | 第39-43页 |
·Gln49-PLA_2基因的定点突变 | 第39-41页 |
·重组质粒的构建 | 第41-43页 |
·讨论 | 第43-45页 |
·小结 | 第45-46页 |
3 磷脂酶A_2第49位突变体的表达和纯化 | 第46-68页 |
·引言 | 第46页 |
·实验材料 | 第46-48页 |
·菌株与质粒 | 第46-47页 |
·实验仪器 | 第47页 |
·实验试剂 | 第47-48页 |
·实验方法 | 第48-55页 |
·磷脂酶A_2突变体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 第48页 |
·表达条件的优化 | 第48页 |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表达蛋白 | 第48-50页 |
·融合蛋白的纯化前处理 | 第50页 |
·融合蛋白的亲和层析 | 第50-51页 |
·考马斯亮蓝比色法测定蛋白浓度 | 第51页 |
·阴离子交换层析纯化融合蛋白 | 第51-52页 |
·融合蛋白融合部分的切除 | 第52-53页 |
·酶切反应条件优化 | 第53页 |
·肝素亲和层析分离纯化目的蛋白 | 第53-54页 |
·阳离子交换层析分离纯化目的蛋白 | 第54页 |
·凝胶层析分离纯化目的蛋白 | 第54页 |
·酶活的测定方法 | 第54-55页 |
·融合蛋白对血浆体外直接凝固作用 | 第55页 |
·实验结果 | 第55-62页 |
·磷脂酶A_2突变体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 第55-56页 |
·融合蛋白的分离纯化 | 第56-59页 |
·融合蛋白融合部分的切除 | 第59页 |
·肝素层析分离纯化目的蛋白 | 第59-61页 |
·凝胶层析分离纯化目的蛋白 | 第61-62页 |
·融合蛋白的活性检测 | 第62页 |
·讨论 | 第62-67页 |
·小结 | 第67-68页 |
结论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9页 |
附录A 缩略语表及名称说明 | 第79-80页 |
附录B pMAL c2X载体质粒 | 第80-81页 |
附录C-I fGln49-PLA_2的测序图 | 第81-83页 |
附录C-II fmAsp49-PLA_2的测序图 | 第83-85页 |
附录C-III fmLys49-PLA_2的测序图 | 第85-87页 |
附录D 蛇毒PLA_2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载体 | 第87-88页 |
附录E 部分蛇毒PLA_2的活性 | 第88-8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89-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