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国民经济管理论文--生产行业管理论文

我国食品召回制度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7页
引言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0页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第8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9页
 三、研究逻辑与研究框架第9-10页
第二章 食品召回基本理论第10-19页
 一、食品召回制度第10-15页
  (一) 召回制度概述第10页
  (二) 食品召回概念的界定第10-13页
  (三) 食品召回和其他相关概念的区别第13-15页
 二、建立实施食品召回制度的必要性第15-19页
  (一) 保护消费者安全的要求第15-16页
  (二) 食品安全责任历史发展的要求第16页
  (三) 提升食品质量水平的要求第16-17页
  (四) 提高企业信用和竞争力的要求第17页
  (五) 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第17-19页
第三章 国外发达国家食品召回制度状况第19-31页
 一、美国的食品召回制度第19-22页
  (一) 法律法规第19页
  (二) 监管部门第19-20页
  (三) 召回分类第20-21页
  (四) 召回级别第21页
  (五) 召回水平第21页
  (六) 召回程序第21-22页
  (七) 法律后果第22页
 二、澳大利亚、新西兰的食品召回制度第22-25页
  (一) 法律法规第23页
  (二) 监管部门第23页
  (三) 召回分类第23-24页
  (四) 召回级别第24页
  (五) 召回程序第24-25页
  (六) 法律后果第25页
 三、加拿大的食品召回制度第25-28页
  (一) 法律法规第25页
  (二) 监督部门第25-26页
  (三) 召回分类第26页
  (四) 召回级别第26-27页
  (五) 召回程序第27-28页
  (六) 法律后果第28页
 四、国外发达国家食品召回制度的特点分析第28-31页
  (一) 主动召回为主要的召回形式第28-29页
  (二) 单一明确的食品召回管理机构第29页
  (三) 贯穿召回全程的政府监督第29-30页
  (四) 严密的召回规定第30-31页
第四章 我国食品召回制度现状第31-37页
 一、我国食品召回制度发展历史第31-34页
  (一) 空白阶段第31-32页
  (二) 萌芽阶段第32页
  (三) 摸索阶段第32-34页
 二、现阶段我国食品召回制度特点及评价第34-37页
  (一) 法律位阶过低第34-35页
  (二) 多部门交叉监管第35页
  (三) 对现阶段食品召回管理规定的评价第35-37页
第五章 我国食品召回制度的主要缺陷第37-46页
 一、多部门食品监管缺陷第37-40页
  (一) 食品召回多部门监管立法现状第37-38页
  (二) 多部门监管导致食品召回制度缺陷第38-40页
 二、食品召回制度目的的偏离第40-43页
  (一) 建立食品召回制度的目的第40-41页
  (二) 现阶段召回制度目的论缺陷第41-42页
  (三) 防止行政处罚影响主动召回的实施第42-43页
 三、食品安全信息发布规定的缺陷第43-44页
 四、食品危害调查和评估设定的缺陷第44-46页
第六章 完善我国食品召回制度的构想第46-53页
 一、提升食品召回制度规定的法律位阶第46页
 二、调整食品监管分工第46-47页
 三、完善主动召回为主的食品召回制度第47-53页
  (一) 设置条款鼓励企业主动实施召回第48页
  (二) 调整政府在食品召回中的角色第48-53页
结语第53-56页
参考文献第56-59页
后记第59-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知识产权估值:通过案例分析获得恰当方法
下一篇:B公司混凝土外加剂需求预测及其库存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