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0页 |
一、研究的缘起 | 第9-10页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1-14页 |
四、文献综述 | 第14-20页 |
第二章 基本概念 | 第20-26页 |
一、学习型学校 | 第20-23页 |
二、第三部门 | 第23-26页 |
第三章 学习型学校作为第三部门的特点之一:自主性公平 | 第26-37页 |
一、学习型学校的自主性公平不同于政府的控制性公平 | 第26-29页 |
(一) 以人的发展为目的的公平与以政治秩序为目的的公平 | 第27-28页 |
(二) 差异的公平与一致的公平 | 第28页 |
(三) 柔性的公平与刚性的公平 | 第28-29页 |
二、自主性公平明确了政府在学习型学校第三部门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 第29-33页 |
(一) 政府作为促进教育公平的主体在学习型学校建设中的优势 | 第29-30页 |
(二) 自主性公平明确了政府应该为学习型学校建设提供“治理”的政治环境 | 第30-32页 |
(三) 自主性公平明确了政府应该在学习型学校建设中发挥有效的作用 | 第32-33页 |
三、自主性公平推动学习型学校的第三部门建设 | 第33-37页 |
(一) 自主性公平推动第三部门的学习型学校发挥政治方面的精神力量 | 第33-35页 |
(二) 自主性公平推动学习型学校实现第三部门的自治地位 | 第35-37页 |
第四章 学习型学校作为第三部门的特点之二:价值性效率 | 第37-47页 |
一、学习型学校的价值性效率不同于企业的工具性效率 | 第37-41页 |
(一) 以人的尽可能发展为目的的效率与以经济利益为目的的效率 | 第38-39页 |
(二) 长远价值的效率与短期目的的效率 | 第39页 |
(三) 质的效率与量的效率 | 第39-41页 |
二、价值性效率明确了企业在学习型学校第三部门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 第41-44页 |
(一) 企业作为促进教育产生较高效率的主体在学习型学校建设中的优势 | 第41-42页 |
(二) 价值性效率明确了企业应该为学习型学校发展提供“市场”的经济环境 | 第42-43页 |
(三) 价值性效率明确了企业应该在学习型学校建设中发挥有效的作用 | 第43-44页 |
三、价值性效率推动学习型学校的第三部门建设 | 第44-47页 |
(一) 价值性效率推动第三部门的学习型学校发挥经济方面的精神力量 | 第44-45页 |
(二) 价值性学校推动第三部门学习型学校的建设实践 | 第45-47页 |
第五章 学习型学校作为第三部门的特点之三:志愿性人文 | 第47-60页 |
一、学习型学校与第三部门具有相同的志愿性人文取向 | 第47-52页 |
(一) 育人目的中的志愿性人文 | 第49-50页 |
(二) 道德形成中的志愿性人文 | 第50-51页 |
(三) 公益性质中的志愿性人文 | 第51页 |
(四) 交往方式中的志愿性人文 | 第51-52页 |
二、志愿性人文明确了第三部门学习型学校的发展方向 | 第52-55页 |
(一) 志愿性人文要求学习型学校的公平与效率达到最优组合 | 第52-53页 |
(二) 志愿性人文要求学习型学校应该追求一种和谐的文化 | 第53-54页 |
(三) 志愿性人文要求学习型学校应该成为学习共同体 | 第54-55页 |
三、志愿性人文推动学习型学校的第三部门建设 | 第55-60页 |
(一) 志愿性人文推动第三部门的学习型学校发挥文化方面的精神力量 | 第55-56页 |
(二) 志愿性人文推动学习型学校进行第三部门文化建设 | 第56-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6页 |
后记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