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有限元和实际道路测试的客车振动与结构修改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 ·车辆NVH研究的应用 | 第11-13页 |
| ·NVH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3-14页 |
| ·结构动力修改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4-15页 |
|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 第15-16页 |
|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 | 第15页 |
|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15-16页 |
| 第二章 振动理论及有限元分析基础 | 第16-25页 |
| ·振动理论基础 | 第16-19页 |
| ·振动研究的基本问题 | 第16页 |
| ·振动问题的力学模型 | 第16-17页 |
| ·多自由度系统的振动 | 第17-19页 |
| ·有限元法基础 | 第19-25页 |
| ·有限元法的基本思想及特点 | 第19页 |
| ·有限元分析流程 | 第19-20页 |
| ·有限元法的弹性力学基础 | 第20-25页 |
| 第三章 客车车身结构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5-31页 |
| ·客车介绍 | 第25-27页 |
| ·客车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7-31页 |
| ·车身结构几何模型的建立 | 第27-28页 |
|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8-31页 |
| 第四章 客车车身模态分析 | 第31-38页 |
| ·模态分析在工程中的应用 | 第31-32页 |
| ·车身动态性能评价指标 | 第32页 |
| ·客车车身模态分析求解方法 | 第32-33页 |
| ·客车车身自由模态计算 | 第33-35页 |
| ·自由模态分析的意义 | 第33页 |
| ·自由模态计算 | 第33-35页 |
| ·客车车身约束模态计算 | 第35-38页 |
| ·客车车身约束模态分析的意义及评价原则 | 第35页 |
| ·约束模态结构模型及质量分布模型 | 第35页 |
| ·约束模态计算模型 | 第35-36页 |
| ·约束模态的计算 | 第36-38页 |
| 第五章 发动机及路面激励对客车振动的影响 | 第38-56页 |
| ·试验目的 | 第38页 |
| ·试验方案 | 第38页 |
| ·试验条件 | 第38-39页 |
| ·怠速工况下的试验条件 | 第38-39页 |
| ·实际道路工况下的试验条件 | 第39页 |
| ·试验测试系统的组成 | 第39页 |
| ·测点布置位置 | 第39-43页 |
| ·怠速工况下测点布置 | 第39-41页 |
| ·实际道路工况下测点布置 | 第41-43页 |
| ·小波变换和小波包分解 | 第43-46页 |
| ·小波变换理论 | 第43-44页 |
| ·小波包分解 | 第44-45页 |
| ·小波包信号去噪原理 | 第45-46页 |
| ·信号的特征向量和相关系数 | 第46页 |
| ·试验数据分析 | 第46-50页 |
| ·振动信号消噪处理 | 第46-48页 |
| ·基于小波包的振动信号分析 | 第48-50页 |
| ·客车振动源分析 | 第50-56页 |
| ·发动机激励的影响 | 第50-51页 |
| ·路面激励的影响 | 第51-52页 |
| ·怠速工况下车内振动源的识别 | 第52-54页 |
| ·实际道路工况下车内振动源的识别 | 第54-56页 |
| 第六章 客车结构动力修改研究 | 第56-62页 |
| ·客车结构动力修改 | 第56-59页 |
| ·结构动力修改概述 | 第56页 |
| ·Berman结构动力修改法 | 第56-58页 |
| ·车架的改进方案 | 第58页 |
| ·骨架的改进方案 | 第58-59页 |
| ·改进后的模态分析 | 第59-62页 |
| ·自由模态分析 | 第59-60页 |
| ·约束模态分析 | 第60-62页 |
| 总结与展望 | 第62-63页 |
| 1 总结 | 第62页 |
| 2 展望 | 第62-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获奖励及论文发表情况 | 第66-68页 |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