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49年)论文--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时期(1860~1900年)论文

北洋海军中的闽籍将领--对晚清一个特殊军事群体的研究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4页
中文文摘第4-9页
第1章 绪论第9-15页
   ·论文研究对象的界定第9-10页
   ·课题的学术史回顾及研究视角第10-12页
   ·研究材料第12-15页
第2章 北洋海军闽籍将领群体考略第15-27页
   ·前言第15页
   ·北洋海军闽籍将领的基本概况第15-23页
     ·甲午战前北洋海军中闽籍将领人数及其分布第15-17页
     ·闽籍将领在北洋舰队中的主要任职情况第17-23页
   ·北洋海军闽籍将领群体的形成原因及其主要特点第23-25页
     ·闽籍将领群体的形成原因第23-25页
     ·闽籍将领群体的主要特点第25页
   ·本章结语第25-27页
第3章 北洋海军闽籍将领群体的形成过程第27-43页
   ·前言第27页
   ·成长摇篮——马尾船政学堂第27-29页
   ·走出国门——学习西方海军第29-37页
     ·第一批闽籍留欧海军学生第30-34页
     ·第二、三批闽籍留欧海军学生第34-37页
   ·学成回国——投入海军建设第37-40页
     ·进入海军学堂任职的闽籍留学生第37-38页
     ·担任舰船高级将领第38-40页
   ·本章结语第40-43页
第4章 北洋海军闽籍将领对晚清海军发展的贡献第43-51页
   ·前言第43页
   ·提出积极防御理论,重视铁甲舰等硬件建设第43-46页
   ·组织舰队的日常训练第46-47页
   ·闽籍将领与北洋海军的其他各项建设第47-48页
   ·本章结语第48-51页
第5章 北洋海军闽籍将领与甲午中日海战评价的探讨第51-71页
   ·前言第51页
   ·甲午战争前后闽籍将领所受到的指责第51-52页
   ·甲午战争前闽籍海军将领的建言第52-55页
   ·北洋海军闽籍将领与甲午海战第55-57页
   ·刘步蟾、方伯谦与甲午海战第57-69页
     ·有关刘步蟾与甲午海战的争议与评价第57-63页
     ·有关方伯谦的争议与评价第63-69页
   ·本章结语第69-71页
第6章 北洋海军闽籍将领群体的局限性第71-83页
   ·前言第71页
   ·闽籍将领的军事素质第71-76页
     ·闽籍将领群体军事素质上的先天不足第71-73页
     ·闽籍将领群在传统观念及官场作风支配下的纪律、行为失范第73-76页
   ·闽籍将领群体与北洋海军各派的关系第76-81页
     ·闽籍将领与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的矛盾第77-78页
     ·闽籍将领与北洋海军其它各派的矛盾第78页
     ·闽籍将领与洋员的关系第78-81页
   ·本章结语第81-83页
结语第83-85页
附录第85-103页
参考文献第103-108页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108-109页
致谢第109-110页
个人简历第110-111页

论文共11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黎澍对“文化大革命”的研究和反思
下一篇:晚清“官督商办”企业员工管理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