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40页 |
1 柑橘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 第13-21页 |
·药用柑果枳实枳壳 | 第13-15页 |
·柑橘果实中的主要活性成分 | 第15-21页 |
2 植物活性成分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 第21-25页 |
·植物活性成分的传统提取方法 | 第21-23页 |
·植物活性成分提取新技术 | 第23-25页 |
3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研究进展 | 第25-38页 |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发展概况 | 第25-26页 |
·超临界流体萃取原理 | 第26-28页 |
·超临界流体萃取在植物活性成分提取方面的应用 | 第28-33页 |
·超临界流体萃取的主要特点 | 第33-34页 |
·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强化 | 第34-38页 |
4 本研究的意义与主要内容 | 第38-40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38-39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39-40页 |
第二章 柑橘落果活性成分研究 | 第40-5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0-45页 |
·试验材料 | 第40-42页 |
·试验仪器 | 第42页 |
·主要试剂 | 第42-43页 |
·试验方法 | 第43-45页 |
·数据处理 | 第4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5-56页 |
·柑橘落果大小与重量的测定 | 第45-48页 |
·柑橘落果主要活性成分研究 | 第48-56页 |
3 讨论 | 第56-57页 |
4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三章 超声强化超临界CO_2萃取装置的设计与应用 | 第58-70页 |
1 超声强化超临界CO_2萃取装置的设计与安装 | 第58-68页 |
·超声换能器结构的确定 | 第59-60页 |
·变幅杆的设计 | 第60-65页 |
·超声发生器的选择 | 第65-66页 |
·超声强化超临界CO_2萃取装置的安装 | 第66-68页 |
·超声强化超临界CO_2萃取装置的试验流程 | 第68页 |
2 超声强化超临界CO_2萃取装置的应用 | 第68-69页 |
·超声强化超临界CO_2萃取过程中的温度、压力变化 | 第68-69页 |
·超声强化装置的工作稳定性 | 第69页 |
·不同设计变幅杆的强化效果比较 | 第69页 |
3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四章 超声强化超临界CO_2萃取柑橘落果活性成分研究 | 第70-9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70-74页 |
·试验材料 | 第70页 |
·试验仪器 | 第70-71页 |
·主要试剂 | 第71页 |
·试验方法 | 第71-74页 |
·数据处理 | 第7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74-90页 |
·SFE与USFE提取柑橘落果活性成分的预备试验 | 第74-75页 |
·SFE与USFE提取柑橘落果活性成分的单因素试验 | 第75-80页 |
·SFE的工艺优化 | 第80-81页 |
·USFE的工艺优化 | 第81-89页 |
·USFE、SFE与SE提取物中活性成分的比较 | 第89-90页 |
·辛弗林的纯化 | 第90页 |
3讨论 | 第90-91页 |
4 本章小结 | 第91-93页 |
第五章 超声强化超临界CO_2萃取机理研究 | 第93-10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93-95页 |
·试验材料 | 第93页 |
·仪器与装置 | 第93-94页 |
·试验方法 | 第94-9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95-98页 |
·超声强化超临界CO_2萃取原料结构的显微观察 | 第95-96页 |
·超声强化超临界CO_2中空化现象的观察 | 第96-97页 |
·超声强化超临界CO_2中空化强度的测定 | 第97-98页 |
3 超声强化超临界CO_2萃取机理的探讨 | 第98-101页 |
·超声强化超临界CO_2萃取过程中的空化效应 | 第98-100页 |
·超声强化超临界CO_2萃取过程中的其它强化效应 | 第100-101页 |
4 本章小结 | 第101-102页 |
全文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第102-105页 |
1 全文结论 | 第102-103页 |
2 主要创新点 | 第103页 |
3 展望 | 第103-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5-117页 |
缩略词表 | 第117-118页 |
致谢 | 第118-119页 |
作者简介 | 第119-1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