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旅游经济论文--中国旅游事业论文--地方旅游事业论文

壮族文化旅游产业运作模式比较研究--以《印象·刘三姐》、《走进花山》为例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7页
 第一节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一、研究背景第9-10页
  二、研究的目的意义第10页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0-16页
  一、关于“文化产业”的研究第10-14页
  二、关于“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的研究第14-16页
 第三节 论文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6-17页
  一、研究内容第16-17页
  二、研究方法第17页
第二章 壮族文化旅游产业运作模式的理论探讨第17-30页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7-19页
  一、文化产业第17-18页
  二、壮族文化第18页
  三、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第18-19页
 第二节 相关理论第19-30页
  一、基础理论第19-22页
  二、文化产业的经营与管理第22-30页
第三章 广西壮族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第30-41页
 第一节 壮族文化旅游资源概况第30-35页
  一、壮歌与歌圩第30-31页
  二、刘三姐与“三月三”第31-32页
  三、崖壁画第32-33页
  四、壮锦第33页
  五、铜鼓第33-34页
  六、蛙图腾与蚂虫另节第34页
  七、壮剧与扁担舞第34-35页
 第二节 广西文化产业的发展第35-41页
  一、广西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第35-36页
  二、广西文化产业发展政策第36-38页
  三、《印象·刘三姐》和《走进花山》项目的发展现状第38-41页
第四章 《印象·刘三姐》和《走进花山》运作模式比较分析第41-50页
 第一节 《印象·刘三姐》运作模式分析第41-43页
  一、创作构思与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相结合第41-42页
  二、采用“政府引导、民间投资、市场运作”的产业运作模式第42-43页
  三、重视人才的合理利用和环保问题第43页
 第二节 《走进花山》项目运作模式分析第43-46页
  一、以花山崖壁画历史文化遗产为源头第44页
  二、以研究壮族文化为内涵第44页
  三、以创作文学艺术精品、发展文化产业为手段第44页
  四、具体措施第44-46页
 第三节 《印象·刘三姐》与《走进花山》项目运作模式比较分析第46-50页
  一、资源特色比较第46页
  二、运作模式比较第46-48页
  三、《印象·刘三姐》运作的成功经验第48-50页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第50-52页
注释第52-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读研期间发表论文第58页
参与项目第58-59页
后记第59-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颜色—物体Stroop效应的实验研究
下一篇:总状蕨藻盾叶变种多糖及其硒化物对小鼠T细胞和NK细胞的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