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1 绪论 | 第11-31页 |
| ·研究背景 | 第14-23页 |
| ·国情背景 | 第14-17页 |
| ·历史背景 | 第17-20页 |
| ·政策背景 | 第20-23页 |
| ·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 | 第23页 |
| ·研究意义 | 第23页 |
| ·研究目的 | 第23页 |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23-27页 |
| ·国外研究动态 | 第23-24页 |
| ·国内研究动态 | 第24-27页 |
| ·技术路线 | 第27-28页 |
| ·研究方法 | 第28-29页 |
| ·创新点及不足 | 第29-31页 |
| ·可能的创新点 | 第29-30页 |
| ·可能存在的不足 | 第30-31页 |
| 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31-43页 |
| ·基本概念 | 第31-39页 |
| ·城镇化的涵义 | 第31-34页 |
| ·建设用地的涵义 | 第34-36页 |
| ·建设用地需求预测 | 第36-38页 |
| ·土地集约节约利用 | 第38-39页 |
| ·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的基本理论 | 第39-43页 |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39-40页 |
| ·理性增长理论 | 第40页 |
| ·人地关系理论 | 第40-41页 |
| ·系统工程理论 | 第41-43页 |
| 3 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方法选择 | 第43-55页 |
| ·一般预测方法 | 第43-53页 |
| ·定额指标法 | 第43-49页 |
| ·回归预测法 | 第49-50页 |
| ·灰色模型预测法 | 第50-52页 |
| ·趋势预测法 | 第52-53页 |
| ·定性预测法 | 第53页 |
| ·一般研究方法评价 | 第53页 |
| ·分类驱动力因子分析法 | 第53-54页 |
| ·本研究所用的预测方法 | 第54-55页 |
| 4 驱动力因子分析指标体系与模型构建 | 第55-58页 |
| ·设定驱动力因子指标体系 | 第55-56页 |
|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第55页 |
| ·因素的定性分析 | 第55-56页 |
| ·因子的定量筛选 | 第56页 |
| ·构建模型进行预测 | 第56-57页 |
| ·对预测结果进行评价 | 第57-58页 |
| 5 城镇化进程中建设用地驱动力因子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58-65页 |
| ·经济因素的定性分析 | 第58-60页 |
| ·社会因素的定性分析 | 第60-63页 |
| ·建设用地驱动力因子指标体系的构成 | 第63-65页 |
| 6 案例分析—驱动力因子预测藁城市主要建设用地需求量 | 第65-86页 |
| ·藁城市主要建设用地驱动力因子的定量筛选 | 第65-71页 |
| ·城镇建设用地变化的驱动力因子筛选 | 第65-66页 |
| ·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的驱动力因子筛选 | 第66-68页 |
| ·独立工矿用地变化的驱动力因子筛选 | 第68-69页 |
| ·交通用地变化的驱动力因子筛选 | 第69-70页 |
| ·水利设施用地和特殊用地驱动力因子筛选 | 第70页 |
| ·驱动力因子筛选的结果 | 第70-71页 |
| ·各项驱动力因子预测 | 第71-80页 |
| ·国内生产总值及产业结构预测 | 第71-75页 |
| ·人口预测 | 第75-79页 |
| ·固定资产投资预测 | 第79-80页 |
| ·主要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 | 第80-83页 |
| ·城镇建设用地需求预测 | 第80-82页 |
| ·农村居民点需求预测 | 第82页 |
| ·独立工矿用地需求预测 | 第82页 |
| ·交通用地需求预测 | 第82-83页 |
| ·水利和特殊用地预测 | 第83页 |
| ·驱动力因子分析法预测结果 | 第83页 |
| ·预测结果的集约节约评价 | 第83-86页 |
| 7 驱动力因子分析法与一般方法预测结果对比分析 | 第86-94页 |
| ·一般预测方法的预测结果 | 第86-91页 |
| ·定额指标法预测 | 第86-89页 |
| ·多元线性回归法预测 | 第89-91页 |
| ·不同方法预测结果对比分析 | 第91-94页 |
| ·驱动力因子分析法与定额指标法对比分析 | 第91-92页 |
| ·驱动力因子分析法与多元回归分析法对比分析 | 第92-94页 |
| 8 结论 | 第94-95页 |
| 参考文献 | 第95-99页 |
| 附录1 | 第99-105页 |
| 附录2 | 第105-109页 |
| 作者介绍 | 第109-110页 |
| 致谢 | 第1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