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财政法论文--金融法论文

信用证欺诈司法救济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引言第8-9页
1 信用证欺诈与司法救济概述第9-18页
   ·信用证欺诈的定义第9-11页
     ·《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UCP500)的规定第9-10页
     ·《美国统一商法典》UCC的规定第10页
     ·我国规定第10-11页
   ·信用证欺诈的根本诱因第11-15页
     ·信用证的“独立原则”第11-12页
     ·信用证的“抽象原则”第12-13页
     ·保留独立抽象原则的必要性第13-15页
   ·信用证欺诈司法救济的概念第15页
   ·信用证欺诈司法救济的特点第15-18页
     ·时间上的紧迫性第15-16页
     ·禁止行为性第16页
     ·信用证欺诈司法救济效力的期限性第16-17页
     ·信用证欺诈司法救济的条件性第17-18页
2 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与司法救济第18-27页
   ·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的确立第18-21页
     ·美国第18-19页
     ·英国第19-20页
     ·大陆法系第20-21页
   ·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的法理分析第21-23页
     ·“欺诈使得一切无效”第21-22页
     ·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适用的理论依据第22页
     ·公平效率原则第22-23页
   ·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的适用第23-25页
     ·受益人主观上有过错第23页
     ·存在实质性欺诈第23-24页
     ·救济时机第24-25页
   ·欺诈例外适用的排除第25-27页
3 信用证欺诈司法救济实践第27-33页
   ·英美法—禁令第27-30页
     ·禁令颁发的条件第27-29页
     ·举证责任和证明标准第29-30页
   ·大陆法—司法保全第30-32页
     ·德国的司法救济—假处分、假扣押第30-32页
     ·法国法上之“扣押”第32页
   ·两大法系之比较第32-33页
     ·司法救济的目的差异第32页
     ·司法救济的对象差异第32-33页
4 我国信用证欺诈司法救济实践与制度完善构想第33-45页
   ·我国信用证欺诈的司法救济实践第33-35页
     ·财产保全和诉前保全第33-34页
     ·中止支付令第34-35页
   ·我国信用证欺诈司法救济的现行立法规定第35-38页
   ·我国信用证欺诈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第38-41页
     ·认定欺诈的举证要求过低,而且弹性太大第38-39页
     ·对善意第三人合法权益尊重不够第39-40页
     ·在程序上没有顾及有关信用证当事人权利的维护第40页
     ·对信用证项下汇票的特殊地位没有给予适当关注第40-41页
   ·完善我国信用证欺诈司法救济制度的建议第41-45页
     ·建立完备的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体系第41页
     ·引进英美法系的禁令制度第41-42页
     ·明确信用证欺诈的举证责任与信用证欺诈的标准第42-43页
     ·关注信用证项下汇票的特殊地位,加强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利益第43页
     ·从程序上维护有关当事人的权利第43-44页
     ·提高法官自身的业务素质第44-45页
结语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后记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幼儿选择性缄默症干预个案研究
下一篇:液晶介电系数测量分析及在移相器方面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