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大齐工业走廊大齐规划区综合运输线网协调布局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1 绪论 | 第7-11页 |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9-11页 |
2 综合运输体系理论综述 | 第11-21页 |
·综合运输体系概述 | 第11页 |
·综合运输方式的构成、特征及其适用范围 | 第11-16页 |
·铁路运输 | 第11-12页 |
·公路运输 | 第12-13页 |
·水运运输 | 第13-14页 |
·航空运输 | 第14-15页 |
·管道运输 | 第15-16页 |
·综合运输的协调布局研究 | 第16-20页 |
·综合运输系统协调发展的原则 | 第16-17页 |
·综合运输系统协调发展的层次 | 第17-18页 |
·综合运输线网的构成和布局 | 第18-19页 |
·运输线路走向及布局的协调 | 第19页 |
·地区间、部门间各种运输方式的协调 | 第19-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3 大齐规划区产业布局和综合运输线网构成 | 第21-30页 |
·社会经济情况及产业布局 | 第21-26页 |
·大庆市 | 第21-24页 |
·齐齐哈尔市 | 第24-26页 |
·大齐规划区综合运输线网构成 | 第26-29页 |
·公路 | 第26-27页 |
·铁路 | 第27-28页 |
·水运 | 第28-29页 |
·航空 | 第29页 |
·管道 | 第29页 |
·本章小节 | 第29-30页 |
4 大齐规划区综合运输线网协调性分析 | 第30-54页 |
·运输线网协调布局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第30-37页 |
·评价指标的选取 | 第30页 |
·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0-32页 |
·指标的含义 | 第32-36页 |
·指标的计算 | 第36-37页 |
·大齐规划区综合运输线网布局协调性分析 | 第37-47页 |
·指标的无量纲化 | 第37-39页 |
·权重的确定 | 第39-44页 |
·综合评价方法的确定 | 第44页 |
·模糊评价的评判过程 | 第44-47页 |
·大齐规划区综合运输线网布局协调性微观分析 | 第47-53页 |
·评价结果分析 | 第48-49页 |
·区域、部门及方式间的分割 | 第49-50页 |
·线路的走向、布局分析 | 第50-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5 大齐规划区综合运输线网协调布局规划 | 第54-65页 |
·规划原则 | 第54页 |
·综合运输协调发展机制的构筑 | 第54-56页 |
·建立高效的协调机构 | 第54-55页 |
·区域内统一规划协调布局 | 第55页 |
·制定统一的运输政策和法规 | 第55页 |
·建立区域内宏观调控机制 | 第55页 |
·确保规划的线网设施按期实施 | 第55-56页 |
·区域内综合运输线网布局规划的设想 | 第56-64页 |
·公路规划 | 第56-60页 |
·铁路规划 | 第60-61页 |
·航空规划 | 第61-62页 |
·水运规划 | 第62-63页 |
·管道规划 | 第63页 |
·综合运输通道规划 | 第63-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结论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附录 | 第68-7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