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引言 | 第11-16页 |
·李纯甫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研究专著 | 第11页 |
·专题论文 | 第11-13页 |
·李纯甫生平简介 | 第13-16页 |
第一章 李纯甫怪奇诗风的研究 | 第16-27页 |
·李纯甫的文学观念 | 第16-20页 |
·主张"诗为心声",要求诗文抒发真情实感 | 第16-17页 |
·在创作上强调"惟意所适"破除圆成论调 | 第17-18页 |
·自成一家,力主创新 | 第18-19页 |
·在创作风格上多喜怪奇,强调刚健 | 第19-20页 |
·李纯甫的创作历程 | 第20-27页 |
·早年学诗 | 第21-22页 |
·文风改变,崇尚雄奇简古 | 第22-24页 |
·晚年诗风转向闲适阔达 | 第24页 |
·词作反映李纯甫人生态度 | 第24-25页 |
·散文成就最高 | 第25-27页 |
第二章 李纯甫怪奇诗风形成的背景 | 第27-44页 |
·政治环境 | 第27-31页 |
·内忧外患:蒙古侵袭不断,国内不能剿灭起义军 | 第27-28页 |
·朝廷腐败 | 第28-29页 |
·女真贵族跋扈,诋毁文人 | 第29-30页 |
·士风薄弱,无气节 | 第30-31页 |
·特定思想环境下士人的心灵及其价值观念 | 第31-35页 |
·宽松的思想文化环境与怪奇诗风的关系 | 第31-33页 |
·科举制度对怪奇文风的影响 | 第33-35页 |
·李纯甫的佛学思想与怪奇文风的关系 | 第35-40页 |
·先正名,"我本儒家子" | 第36-37页 |
·致力于学佛 | 第37-40页 |
·继承前辈的衣钵 | 第40-44页 |
·坎坷的人生经历 | 第41-42页 |
·动荡的社会现实 | 第42页 |
·倡导韩愈所标举的"诗胆" | 第42-44页 |
第三章 当时文人对李纯甫的评价以及怪奇诗风对后世的影响 | 第44-61页 |
·赵秉文对李纯甫及其怪奇诗风的评价 | 第44-47页 |
·在师古上,反对李纯甫只师法一家 | 第44-45页 |
·反对李纯甫的诗作缺乏时代气息 | 第45-47页 |
·认为李纯甫的诗歌语言形式单一,但却赞赏其散文创作 | 第47页 |
·王若虚对李纯甫及其怪奇诗风的评价 | 第47-50页 |
·赞赏李纯甫的自由狂放 | 第47-48页 |
·否定李纯甫的文学观念 | 第48-50页 |
·元好问对李纯甫的评价 | 第50-53页 |
·肯定李纯甫的文学品质 | 第50-51页 |
·反对险怪、雕琢的文学创作 | 第51-52页 |
·赞同李纯甫的理学思想 | 第52-53页 |
·其他文人对李纯甫的评价 | 第53-54页 |
·李纯甫怪奇诗风所产生的影响 | 第54-61页 |
·"后怪奇诗派"各自的艺术表现 | 第54-58页 |
·"后怪奇诗派"相同的艺术追求 | 第58-61页 |
结语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67-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