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

中国农村金融风险:问题、设计和前景

中文摘要第1-13页
Abstract第13-16页
第一章 导言第16-33页
 第一节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6-18页
 第二节 国内外农村金融风险研究的进展第18-30页
  一、关于金融风险的基本理论第18-21页
  二、关于农村金融风险的成因第21-27页
  三、关于防范和化解农村金融风险的措施第27-30页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创新第30-33页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第30-31页
  二、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第31页
  三、本研究的可能创新第31-33页
第二章 农村金融风险的理论涵义和经济分析第33-62页
 第一节 风险的性质与管理第33-37页
  一、风险的概念和性质第33-35页
  二、风险管理的理论分析第35-36页
  三、风险管理的实践步骤第36-37页
 第二节 金融风险与农村金融风险第37-47页
  一、金融风险的概念和特征第37-41页
  二、金融风险的表征分析第41-43页
  三、农村金融风险的相关概念第43-45页
  四、农村金融风险与一般金融风险的区别分析第45-47页
 第三节 农村金融风险的一般理论第47-57页
  一、马克思理论对金融风险的一般解释第48-49页
  二、有关金融风险的西方理论与假说第49-56页
  三、农村金融风险的特有理论第56-57页
 第四节 我国农村金融风险的表现形式和成因第57-62页
  一、当前我国农村金融的现状分析第57-59页
  二、农村金融风险的表现形式第59-60页
  三、我国农村金融风险的成因透视第60-62页
第三章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农村金融风险管理的国际比较第62-84页
 第一节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农村金融风险管理比较第62-66页
  一、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农村金融特点第62-64页
  二、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各经济类型的农村金融风险第64-66页
 第二节 台湾的农村金融风险管理及启示第66-76页
  一、完整、稳定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是台湾有效控制农村金融风险的基础第66-68页
  二、构建规范的合作金融体系,减少农村金融风险第68-70页
  三、台湾的农业信用保证制度能够有效分担贷款风险第70-73页
  四、存款保险制度是台湾地区减少农村金融机构风险的关键因素第73-76页
 第三节 印度的农村金融风险管理及启示第76-79页
  一、放松对银行金融机构设立与扩张的限制,建立多元化的农村金融组织第77页
  二、放松对银行金融机构放款数量的限制,调整监管目标、方式和手段第77页
  三、放松对银行金融机构放款方向的限制第77页
  四、要求各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减少金融机构风险第77-78页
  五、积极采用新的金融工具和金融中介第78页
  六、放松对银行存贷利率及货币对外汇本的限制第78页
  七、完善农村金融市场的监管体系第78-79页
  八、加大对农村金融违规的惩罚力度第79页
 第四节 韩国的农村金融风险管理及启示第79-82页
  一、农村金融管理机构的改革第79-80页
  二、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第80-82页
 第五节 启示第82-84页
  一、分离人民银行金融监管职能和货币政策职能,建构风险管理主体第82页
  二、加快建立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第82页
  三、增强金融机构信息披露的透明度第82-83页
  四、建立有效的金融机构信用评估制度第83页
  五、实行谨慎的金融监管政策和金融财务会计政策第83-84页
第四章 重构农村金融体系:防范与化解农村金融风险的首要条件第84-111页
 第一节 农村金融体系与农村金融风险:理论分析第84-91页
  一、农村金融体系的定义及功能探讨第84-86页
  二、农村金融风险与金融体系:基于金融体系脆弱性理论的考察第86-88页
  三、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内在脆弱性是金融风险的主要成因第88-91页
 第二节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重构的分析框架第91-94页
  一、我国农村金融体系重构分析的方法论和切入点:转轨经济分析视角第91-92页
  二、我国农村转型特征对农村金融体系发展的要求第92-94页
 第三节 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现状描述第94-100页
  一、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结构缺陷第94-97页
  二、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功能缺陷第97-100页
 第四节 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重构的基本设想第100-111页
  一、中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重构的约束第100-103页
  二、多观点下中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重构的讨论第103-107页
  三、结论性评述:重构中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第107-111页
第五章 加强农村金融监管:防范与化解农村金融风险的重要依托第111-141页
 第一节 现代农村金融监管的作用第111-116页
  一、农村金融监管的定义与发展历程第111-112页
  二、农村金融监管的必要性第112-116页
 第二节 中国农村金融监管现状分析与优化路径第116-120页
  一、我国农村金融监管的制度变迁第116-117页
  二、以农村金融风险视角看我国农村金融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17-119页
  三、新形势下完善和加强我国现代农村金融监管的路径第119-120页
 第三节 现代农村金融监管的基础:内部控制机制第120-133页
  一、内控机制的定义第120-121页
  二、构建农村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制度的框架、标准及原则第121-123页
  三、构建标准的内部控制机制第123-125页
  四、现代农村金融监管:农村金融机构的外部监督控制制度第125-133页
 第四节 外部监管与内部控制协调分析第133-135页
  一、协调的必要性第133-134页
  二、协调的内容第134-135页
 第五节 农村问题性金融机构的救助制度第135-141页
  一、危机救助制度缺陷第136-138页
  二、构建金融机构救助制度第138-141页
第六章 深化农村金融产权制度改革:防范与化解农村金融风险的基础第141-166页
 第一节 现代产权理论的基本观点与分析方法第141-144页
  一、产权的定义第141页
  二、现代产权理论的基本观点综述第141-143页
  三、金融产权及其特征第143-144页
 第二节 中国农村金融产权制度的历史考察第144-150页
  一、中国农村金融产权体制变迁第144-147页
  二、农村金融产权变革的必要性第147-150页
 第三节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产权制度改革政策建议第150-153页
  一、农村合作金融产权制度分析第150-151页
  二、我国现行农村合作金融产权制度的缺陷第151-153页
 第四节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产权制度改革的方案设计第153-156页
  一、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产权制度设计的原则第153-155页
  二、农村合作金融产权制度改革方案设计:确立真正的合作产权制度第155-156页
 第五节 我国农村商业金融机构产权制度改革政策建议第156-166页
  一、我国农村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缺陷第157-160页
  二、我国农业银行产权改革的目标第160-162页
  三、农村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设计第162-166页
第七章 优化外部环境:为防范与化解农村金融风险创造良好条件第166-194页
 第一节 农村宏观经济与农村金融第166-176页
  一、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特点和问题第166-170页
  二、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的内在关系第170-176页
 第二节 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村金融第176-181页
  一、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村金融的关系第176-178页
  二、农业产业化各阶段农村金融供求分析第178-181页
 第三节 农民文化理念与农村金融第181-183页
  一、中国农业文化的几个特征第181-182页
  二、农户的融资次序第182-183页
 第四节 社会信用、政策法律与农村金融第183-187页
  一、社会信用环境与农村金融风险第183-184页
  二、农村政策环境与农村金融风险第184-186页
  三、金融法律环境与农村金融风险第186-187页
 第五节 优化外部环境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第187-194页
  一、优化农村宏观经济环境,扶持乡镇企业发展第187-188页
  二、支持农业产业化,优化农村金融的外部环境第188-190页
  三、优化社会信用环境,提高农民素质第190-192页
  四、优化农村政策环境,加大对农村金融组织的保护第192-193页
  五、优化农村法律环境,加快合作金融立法第193-194页
第八章 构建中国农村金融风险管理系统第194-221页
 第一节 金融风险预警系统的主要框架第194-200页
  一、金融风险预警系统的必要性和运行程序第194-195页
  二、国内外金融风险预警系统综述第195-196页
  三、构建我国金融风险预警系统的基本框架第196-200页
 第二节 农村金融风险预警系统构建的理论设想第200-203页
  一、建立农村金融风险预警系统的意义第200-201页
  二、建立完善的农村金融风险预警系统的设想第201-203页
 第三节 农村金融风险预警系统构建的具体步骤第203-208页
  一、农村金融风险预警信息系统构建第204页
  二、农村金融风险预警指标系统构建第204-206页
  三、农村金融风险预警分析系统构建第206-207页
  四、农村金融风险预警处理系统构建第207-208页
 第四节 中国农村金融风险管理状况第208-214页
  一、风险管理决策的一般理论分析第208-211页
  二、我国农村金融风险管理的现状分析第211-214页
 第五节 完善中国农村金融风险管理体系的政策途径第214-221页
  一、完善农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政策途径第214-216页
  二、完善农业发展银行风险管理的政策途径第216-218页
  三、完善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的政策途径第218-221页
第九章 农村金融发展:接轨与前景第221-246页
 第一节 WTO对中国金融业影响的一般分析第221-228页
  一、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国际环境第221-223页
  二、WTO对中国金融业的影响第223-228页
 第二节 机遇和挑战:中国农村金融第228-240页
  一、加入WTO对中国农业的影响第228-231页
  二、加入WTO对农业银行的影响第231-234页
  三、加入WTO对农业发展银行的影响第234-237页
  四、加入WTO对农村信用社的影响第237-240页
 第三节 WTO框架下未来农村金融风险防范第240-246页
  一、WTO框架下农村金融体系的未来前景第240-242页
  二、未来农村金融风险的表征分析第242-244页
  三、未来农村金融风险的防范措施探讨第244-246页
参考文献第246-249页
致谢第249页

论文共2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移动Ad Hoc网络QoS路由协议及NS2仿真研究
下一篇:CIS太阳能电池缓冲层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