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房屋建筑设备论文--空气调节、采暖、通风及其设备论文--供热论文

平板结霜过程数值模拟及热泵机组结霜特性分析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主要符号表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23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9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1页
   ·结霜的概念第11-14页
     ·结霜过程概述第11-13页
     ·霜层影响因素第13-14页
   ·结霜对换热器的影响第14-15页
     ·霜层的绝热效应第14页
     ·霜层的阻塞作用第14页
     ·研究结霜对换热器影响的意义第14-15页
   ·除霜技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第15-21页
     ·简述第15-16页
     ·风冷热泵机组热气旁通除霜法技术的应用第16-17页
     ·风冷热泵机组“时间—温度—压力”法技术的应用第17-18页
     ·“能量分析法”的应用第18-21页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第21-23页
第二章 多孔介质平板结霜模型研究第23-42页
   ·多孔介质平板结霜第23-24页
   ·模型的建立第24-27页
     ·物理模型的建立第24页
     ·数学模型的建立第24-26页
     ·边界及初始条件第26-27页
   ·计算部分第27-41页
     ·计算区域的划分第27-28页
     ·霜层比热的确定第28-32页
     ·霜层内的导热第32-38页
     ·霜层的生长第38-41页
     ·结论第41页
   ·小结第41-42页
第三章 霜层表面和内部的传质第42-63页
   ·简述第42-43页
   ·霜层表面过饱和研究第43-48页
     ·边界层分析第44页
     ·关于过饱和度的讨论第44-48页
   ·霜层内部质扩散第48-62页
     ·扩散引起的潜热传递第51-56页
     ·霜层导热系数的变化分析第56-59页
     ·霜生长率第59-61页
     ·讨论第61-62页
   ·小结第62-63页
第四章 结霜工况下热泵机组翅片管换热器的传热特性研究第63-69页
   ·引言第63页
   ·模型建立及简化计算条件的确定第63-64页
   ·方程的建立第64-65页
   ·方程的求解第65-68页
   ·小结第68-69页
第五章 结论与后续工作第69-70页
   ·结论第69页
   ·后续工作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3页
致谢第73-74页
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成果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清雪车GPR探测信号滤波与障碍物成像技术研究
下一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