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 英文摘要 | 第8-9页 |
| 1. 绪论 | 第9-18页 |
|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第9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1-13页 |
|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 ·技术路线 | 第11-13页 |
| ·创新之处 | 第13页 |
| ·寺观园林和传统风水学理论概述 | 第13-18页 |
| ·寺观园林概述 | 第13-14页 |
| ·中国传统风水学理论体系 | 第14-18页 |
| 2 泰山寺观概述 | 第18-24页 |
| ·泰山寺观与宗教文化 | 第18-20页 |
| ·道教文化 | 第18页 |
| ·佛教文化 | 第18-19页 |
| ·儒学文化 | 第19-20页 |
| ·寺观在泰山上的分布 | 第20-21页 |
| ·泰山寺观的类型 | 第21-22页 |
| ·祭祀庙坛园林 | 第21页 |
| ·道教宫观园林 | 第21页 |
| ·佛教寺庙园林 | 第21-22页 |
| ·泰山寺观园林的特征 | 第22-24页 |
| ·景观的包容性 | 第22页 |
| ·寺观园林的世俗化 | 第22-23页 |
| ·浓厚的皇家文化 | 第23-24页 |
| 3. 泰山寺观简史 | 第24-27页 |
| ·萌芽时期 | 第24页 |
| ·初盛时期 | 第24-25页 |
| ·鼎盛时期 | 第25页 |
| ·成熟时期 | 第25-27页 |
| 4. 基于中国传统风水理论的泰山寺观环境的分析与研究 | 第27-56页 |
| ·泰山寺观的相地选址 | 第27-31页 |
| ·寺观园林选址的基本要求 | 第27页 |
| ·典型的祭祀庙坛选址分析 | 第27-28页 |
| ·风水学对道教宫观相地选址的影响 | 第28页 |
| ·典型的道教宫观选址分析 | 第28-29页 |
| ·风水学对佛教寺院相地选址的影响 | 第29-30页 |
| ·典型的佛寺寺院的选址分析 | 第30页 |
| ·泰山寺观园林选址特点 | 第30-31页 |
| ·泰山寺观园林的平面布局 | 第31-50页 |
| ·泰山祭祀庙坛园林的平面布局 | 第31-36页 |
| ·道教宫观的平面布局 | 第36-46页 |
| ·佛教寺庙园林平面布局 | 第46-50页 |
| ·泰山寺观园林中的植物应用 | 第50-56页 |
| ·岱庙中的植物 | 第50-52页 |
| ·关帝庙中的植物 | 第52-53页 |
| ·斗母宫中的植物 | 第53页 |
| ·王母池中的植物 | 第53-54页 |
| ·普照寺中的植物 | 第54页 |
| ·灵岩寺中的植物 | 第54-55页 |
| ·其他寺观中的植物 | 第55页 |
| ·泰山寺观中的植物的特点 | 第55页 |
| ·泰山寺观常用植物在风水学中的意义 | 第55-56页 |
| 5. 泰山寺观风水环境的特色 | 第56-58页 |
| ·因山就势融于环境 | 第56页 |
| ·寺观建筑营造氛围 | 第56页 |
| ·古树名木百年沧桑 | 第56-57页 |
| ·紧扣主题塑造意境 | 第57-58页 |
| 6. 泰山寺观风水环境的特色传承与保护建议 | 第58-62页 |
| ·泰山寺观园林现状 | 第58页 |
| ·景观现状 | 第58页 |
| ·经营现状 | 第58页 |
| ·管理政策 | 第58页 |
| ·泰山寺观园林保护发展策略 | 第58-62页 |
| ·当前泰山旅游开发对泰山寺观园林的影响 | 第58-59页 |
| ·风水环境的保护和提升 | 第59-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7页 |
| 致谢 | 第67-68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社会实践 | 第68-69页 |
| 附件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