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改性沸石的制备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1 绪论第9-19页
   ·前言第9页
   ·沸石的结构和组成第9-10页
   ·沸石的性质第10-12页
     ·沸石的离子交换性质第10-11页
     ·沸石的吸附性质第11页
     ·催化性能第11页
     ·热稳定性第11页
     ·耐酸性第11-12页
   ·沸石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第12-17页
     ·沸石作滤料第12页
     ·对废水中重金属的吸附第12-14页
     ·对废水中有机物的吸附第14-15页
     ·沸石去除氮磷第15-16页
     ·沸石用于降氟第16-17页
   ·沸石改性的方法第17-18页
   ·本文研究的背景、内容及意义第18-19页
     ·课题研究的背景第18页
     ·研究的内容和目标第18-19页
2 有机改性沸石制备工艺的研究第19-34页
   ·沸石有机改性的理论分析第19页
     ·沸石的特性第19页
     ·表面活性剂的性质第19页
   ·实验部分第19-21页
     ·试剂、仪器设备第19-20页
     ·Cr(Ⅵ)的测定方法第20-21页
     ·基本实验方法第21页
   ·实验基本流程第21页
     ·有机改性沸石制备工艺流程第21页
     ·有机改性沸石处理废水工艺流程第21页
   ·几种改性沸石的制备方法第21-22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22-29页
     ·改性方法的确定第22-23页
     ·HDTMA改性沸石最佳工艺参数的确定第23-29页
   ·材料表征第29-32页
     ·红外光谱第29-30页
     ·XRD第30-31页
     ·扫描电镜第31-32页
   ·改性机理探讨第32页
   ·本章小结第32-34页
3 有机沸石对水中Cr(Ⅵ)的吸附性能研究第34-52页
   ·有机沸石的制备方法第34页
   ·实验部分第34-35页
     ·试剂、仪器设备第34页
     ·Cr(Ⅵ)的测定方法第34-35页
     ·基本实验方法第35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5-39页
     ·pH值对改性沸石吸附Cr(Ⅵ)性能的影响第35-36页
     ·改性沸石用量对Cr(Ⅵ)吸附性能的影响第36-37页
     ·吸附时间对Cr(Ⅵ)去除率的影响第37-38页
     ·Cr(Ⅵ)初始浓度对改性沸石平衡吸附量的影响第38页
     ·介质离子强度对吸附的影响第38-39页
   ·吸附Cr(Ⅵ)性能研究第39-49页
     ·吸附平衡第39-43页
     ·热力学研究第43-45页
     ·吸附动力学研究第45-49页
   ·吸附机理探讨第49-50页
   ·本章小结第50-52页
4 稀土改性沸石脱氮除磷的研究第52-72页
   ·实验材料及方法第52-54页
     ·实验仪器设备第52页
     ·实验药品第52-54页
     ·实验内容第54页
     ·实验方法第54页
     ·测定方法第54页
   ·稀土改性沸石的制备第54-57页
     ·稀土改性沸石制备的理论分析第54-55页
     ·稀土改性沸石的制备方法第55页
     ·稀土改性沸石制备的影响因素第55-57页
   ·实验结果分析第57-63页
     ·pH的影响第57-58页
     ·稀土改性沸石用量的影响第58-59页
     ·吸附时间的影响第59-60页
     ·初始浓度的影响第60-62页
     ·干扰离子的影响第62-63页
   ·稀土改性沸石脱氮除磷性能研究第63-66页
     ·吸附等温线第63-64页
     ·吸附等温方程式拟合第64-66页
   ·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第66-69页
     ·调节池中水样第67页
     ·二次沉淀池中水样第67-68页
     ·两种污水中COD值随投加量的变化第68-69页
   ·稀土改性沸石材料的表征第69-70页
     ·扫描电镜第69页
     ·红外第69-70页
   ·吸附机理的探讨第70-71页
     ·吸附氨氮的机理第70页
     ·吸附磷酸盐的机理第70-71页
   ·本章小结第71-72页
5 建议和展望第72-74页
   ·吸附饱和沸石的处理第72页
     ·再生第72页
     ·制备其它材料第72页
   ·沸石在水处理中的利用前景以及研究方向第72-74页
6 结论第74-76页
致谢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河南省信阳市林板浆纸一体化杨树基地林建设规划
下一篇:两类非线性发展方程的数值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