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页 |
| ·水合物结构及性质 | 第9-12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 ·水合物分离实验 | 第12-14页 |
| ·水合物分离模型 | 第14-16页 |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水合物法分离含 C0_2混合气相平衡模型及实验 | 第17-44页 |
| ·水合物分离相平衡模型建立 | 第17-26页 |
| ·模型思路 | 第17-18页 |
| ·气相组分逸度 | 第18-19页 |
| ·水合物相组分逸度 | 第19-21页 |
| ·水的活度 | 第21-22页 |
| ·气体在液相中的溶解及水相变 | 第22-24页 |
| ·模型算法 | 第24-26页 |
| ·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 第26-28页 |
| ·实验装置 | 第26-27页 |
| ·实验方法及步骤 | 第27-28页 |
| ·模型验证 | 第28-34页 |
| ·C0_2+N_2混合气分离系统 | 第28-29页 |
| ·C0_2+CH_4混合气分离系统 | 第29-31页 |
| ·水合物存在下气体溶解度 | 第31-34页 |
| ·分离效果分析 | 第34-42页 |
| ·分离效果指标 | 第34-35页 |
| ·C0_2+N_2混合气分离效果分析 | 第35-38页 |
| ·C0_2+CH_4混合气分离效果分析 | 第38-42页 |
| ·小结 | 第42-44页 |
| 第三章 多级分离及添加剂对水合物分离效果影响分析 | 第44-57页 |
| ·水合物多级分离模拟 | 第44-49页 |
| ·多级分离机理 | 第44页 |
| ·多级分离流程 | 第44-46页 |
| ·多级分离过程分析 | 第46-49页 |
| ·添加剂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 第49-55页 |
| ·实验装置与实验方法 | 第49-50页 |
| ·SDS 溶液体系下的分离效果 | 第50-52页 |
| ·THF 溶液体系下的分离效果 | 第52-55页 |
| ·小结 | 第55-57页 |
| 第四章 水合物法分离含 C0_2混合气动态过程研究 | 第57-79页 |
| ·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 第57页 |
| ·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57-60页 |
| ·C0_2+N_2混合气分离过程 | 第57-59页 |
| ·C0_2+CH_4混合气分离过程 | 第59-60页 |
| ·混合气水合物生成动力学 | 第60-63页 |
| ·生成动力学模型建立 | 第61-62页 |
| ·模型参数关联 | 第62-63页 |
| ·模型算法 | 第63页 |
| ·混合气水合物分离过程模拟 | 第63-77页 |
| ·C0_2+N_2混合气分离过程 | 第63-71页 |
| ·C0_2+CH_4混合气分离过程 | 第71-77页 |
| ·小结 | 第77-79页 |
| 第五章 水合物法分离含 C0_2混合气能耗分析 | 第79-88页 |
| ·分离流程 | 第79-80页 |
| ·分离部件耗能分析 | 第80-87页 |
| ·小结 | 第87-88页 |
| 结论与建议 | 第88-90页 |
| 参考文献 | 第90-9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95-96页 |
| 致谢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