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人格和人格权 | 第8-21页 |
一、人格 | 第8-12页 |
(一) 人格的起源和变迁 | 第8-11页 |
(二) 现代民法上人格的概念 | 第11-12页 |
二、人格权 | 第12-21页 |
(一) 人格权是自然权利,是内在于人格的权利 | 第13-16页 |
(二) 人格权是民事权利还是宪法权利 | 第16-17页 |
(三) 人格权的本质属性不是支配权 | 第17-21页 |
第二章 对部分法典化国家人格权立法体例设计之考察 | 第21-31页 |
一、部分国家、地区民法典中人格权的立法体例之考察 | 第21-28页 |
(一) 《法国民法典》 | 第21-22页 |
(二) 《德国民法典》 | 第22-24页 |
(三) 《日本民法典》 | 第24-25页 |
(四) 《瑞士民法典》 | 第25-26页 |
(五) 《意大利民法典》 | 第26页 |
(六) 《越南民法典》 | 第26-27页 |
(七) 《埃塞俄比亚民法典》 | 第27页 |
(八) 《乌克兰民法典》 | 第27-28页 |
(九) 《魁北克民法典》 | 第28页 |
二、人格权立法体例考察后的总结 | 第28-31页 |
第三章 我国民法典中人格权立法体例的选择 | 第31-43页 |
一、关于我国民法典中人格权立法体例的几种观点 | 第31-33页 |
(一) 人格权应该独立成编说 | 第31-32页 |
(二) 人格权不能独立成编说 | 第32页 |
(三) 折中说 | 第32-33页 |
二、将人格权规定在民法典“总则”编中是人格权立法体例的最佳选择 | 第33-43页 |
(一) 法理分析 | 第33-34页 |
(二) 人格权制度与民法典其他各编的关系 | 第34-39页 |
(三) 人格权制度本身对人格权立法体例的影响 | 第39-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后记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