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1页 |
| 引言 | 第11-12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12-18页 |
| 1 文献检索及其结果合并 | 第12-14页 |
| ·文献检索 | 第12-13页 |
| ·检索范围 | 第12页 |
| ·检索策略 | 第12-13页 |
| ·检索结果合并 | 第13-14页 |
| ·合并策略 | 第13页 |
| ·关键类 | 第13-14页 |
| 2 文献选择 | 第14-15页 |
| ·文献选择标准 | 第14-15页 |
| ·纳入标准 | 第14页 |
| ·排除标准 | 第14-15页 |
| ·文献选择方法 | 第15页 |
| ·初筛 | 第15页 |
| ·二次筛选 | 第15页 |
| ·三次筛选 | 第15页 |
| 3 文献分组、分类、编号、登记 | 第15-16页 |
| ·文献分组 | 第15页 |
| ·文献分类 | 第15页 |
| ·文献编号 | 第15页 |
| ·文献登记 | 第15-16页 |
| 4 文献质量评价 | 第16页 |
| 5 文献信息收集 | 第16页 |
| 6 统计分析方法 | 第16-17页 |
| ·Q统计量检验法 | 第16页 |
| ·固定效应模型 | 第16页 |
| ·随机效应模型 | 第16页 |
| ·漏斗图分析 | 第16页 |
| ·敏感性分析 | 第16-17页 |
| ·失效安全数 | 第17页 |
| 7 效应指标 | 第17-18页 |
| ·相对危险度、率差、加权均数差 | 第17页 |
| ·需治疗病人数 | 第17-18页 |
| 结果 | 第18-73页 |
| 1 扶正方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第18-28页 |
| ·益气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第18-24页 |
| ·黄芪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第18-21页 |
| ·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第21-24页 |
| ·黄芪合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统计结果 | 第24页 |
| ·益气养阴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第24-28页 |
| ·参麦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第24-26页 |
| ·生脉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第26-28页 |
| 2 祛邪方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第28-60页 |
| ·活血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第28-55页 |
| ·活血的水蛭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第28-31页 |
| ·丹参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第31-33页 |
| ·灯盏花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第33-36页 |
| ·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第36-39页 |
| ·三七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第39-43页 |
| ·红花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第43-45页 |
| ·银杏叶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第45-48页 |
| ·蚓激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第48-52页 |
|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第52-55页 |
| ·其他活血方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第55页 |
| ·清热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第55-58页 |
| ·安宫牛黄丸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第55-58页 |
| ·数种祛邪治法合用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第58-60页 |
| 3 扶正祛邪方药合用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第60-73页 |
| ·益气活血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第60-68页 |
| ·益气活血的水蛭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第60-64页 |
| ·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第64-68页 |
| ·其他益气活血方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第68页 |
| ·清热养阴活血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第68-71页 |
| ·脉络宁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第68-71页 |
| ·其他扶正祛邪合用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第71-73页 |
| 讨论 | 第73-78页 |
| 1 临床疗效分析 | 第73-74页 |
| ·有效治法筛选 | 第73页 |
| ·有效方药筛选 | 第73-74页 |
| ·扶正方药筛选 | 第73页 |
| ·祛邪方药筛选 | 第73-74页 |
| ·扶正祛邪合用方药筛选 | 第74页 |
| 2 安全性分析 | 第74-75页 |
| ·不良反应分析 | 第74-75页 |
| ·恶化/病死情况分析 | 第75页 |
| 3 统计结果稳定性分析 | 第75页 |
| 4 优势治法、推荐方药筛选 | 第75页 |
| 5 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病机假说 | 第75-76页 |
| 6 影响系统评价结论的可能因素 | 第76-77页 |
| ·纳入研究质量 | 第76页 |
| ·发表性偏倚 | 第76页 |
| ·临床异质性 | 第76页 |
| ·待评价研究 | 第76页 |
| ·证候诊断标准及疗效评价体系 | 第76-77页 |
| 7 后续研究 | 第77-78页 |
| ·动态更新系统评价 | 第77页 |
| ·有待深入研究的几个问题 | 第77页 |
| ·推广应用系统评价方法 | 第77-78页 |
| 结语 | 第78-79页 |
| 参考文献 | 第79-92页 |
| 致谢 | 第92-93页 |
| 附:查新报告 | 第93-101页 |
| 附录1 文献检索与选择结果一览表 | 第101-102页 |
| 附录2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统计结果一览表 | 第102-105页 |
| 附录3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纳入研究基本特征一览表 | 第105-119页 |
| 附录4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待评价研究基本情况一览表 | 第119-127页 |
| 附录5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排除研究基本情况一览表 | 第127-260页 |
| 详细摘要 | 第260-2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