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二陈汤的现代研究进展 | 第9-14页 |
1 配伍分析 | 第9-11页 |
·二陈汤配伍 | 第9-10页 |
·乌梅配伍的意义 | 第10-11页 |
2 二陈汤现代药学研究 | 第11-12页 |
·药理研究 | 第11页 |
·化学成分研究 | 第11-12页 |
3 中药配伍与化学成分分析主要方法 | 第12-13页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 第12页 |
·高效液相色谱仪 | 第12页 |
·气质联用仪 | 第12页 |
·液质联用仪 | 第12-13页 |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 | 第13页 |
4 中药指纹图谱数据库的研究 | 第13-14页 |
第二章 二陈汤相关配伍化学成分实验研究 | 第14-39页 |
1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第14页 |
2 药材、仪器与试剂 | 第14-16页 |
·药材与来源 | 第14-15页 |
·实验仪器 | 第15页 |
·试剂 | 第15-16页 |
3 样品前处理 | 第16页 |
4 薄层色谱定性分析 | 第16-18页 |
·橙皮苷的薄层色谱 | 第16-17页 |
·盐酸麻黄碱的薄层色谱定性分析 | 第17页 |
·甘草酸的薄层色谱定性分析 | 第17-18页 |
5 二陈汤相关成分分析 | 第18-39页 |
·乌梅对二陈汤主要化学成分橙皮苷的影响 | 第18-24页 |
·乌梅对二陈汤药效成分盐酸麻黄碱影响的HPLC 分析 | 第24-29页 |
·乌梅对二陈汤中总生物碱的影响 | 第29-32页 |
·乌梅对二陈汤中甘草苷及甘草酸的影响 | 第32-39页 |
第三章 多维信息指纹图谱数据库的建立 | 第39-45页 |
1 数据库的语言选择 | 第39-40页 |
2 数据库的模块设计 | 第40-41页 |
·结构模块 | 第40-41页 |
·功能模块 | 第41页 |
3 数据库的功能特点 | 第41-44页 |
·数据库的信息量 | 第41页 |
·数据库的检索功能 | 第41-43页 |
·数据库的维护与更新 | 第43-44页 |
4 结语 | 第44-45页 |
第四章 综合讨论 | 第45-47页 |
1 二陈汤相关配伍分析研究结论 | 第45页 |
2 本研究发现及其意义 | 第45-46页 |
3 本课题创新点、特色及意义 | 第46页 |
4 不足之处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2页 |
附录 | 第52-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发表文章 | 第59-60页 |
科研课题 | 第60-61页 |
详细摘要 | 第61-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