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一章 导论 | 第7-13页 |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7-9页 |
|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8-9页 |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9-10页 |
| ·本文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0-13页 |
| ·研究方法 | 第10-12页 |
|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 第二章 土地利用评价理论 | 第13-16页 |
| ·土地评价理论 | 第13-14页 |
| ·级差地租理论 | 第13页 |
| ·土地报酬递减规律 | 第13-14页 |
| ·帕累托(Pareto Efficiency)法则 | 第14页 |
| ·土地集约利用的基本概念 | 第14-16页 |
| ·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 | 第14页 |
| ·土地利用的潜力 | 第14-16页 |
| 第三章 实证研究:廊坊市土地利用评价技术设计 | 第16-51页 |
| ·地理位置 | 第16页 |
| ·社会经济状况 | 第16-17页 |
| ·土地利用状况 | 第17-19页 |
| ·集约利用内涵及分类 | 第19-22页 |
| ·集约利用内涵 | 第19页 |
| ·土地利用潜力 | 第19-21页 |
| ·廊坊市土地集约利用总体设计 | 第21-22页 |
| ·总体评价方法 | 第22-32页 |
| ·收集各城镇资料,宏观定性分析 | 第22-23页 |
| ·环京津城市圈选取同类城镇 | 第23-24页 |
| ·特尔菲法确定廊坊各城镇指标体系及合理值标准 | 第24-30页 |
| ·土地利用集约度计算 | 第30-32页 |
| ·廊坊市城区现状集约利用总体类型 | 第32-35页 |
| ·城市土地利用标准 | 第32-33页 |
| ·廊坊市城区数据 | 第33-34页 |
| ·廊坊市城区用地与全省其他城市比较 | 第34-35页 |
| ·中观评价—功能区划分 | 第35-38页 |
| ·功能区分类 | 第35-36页 |
| ·功能区初步划分方法 | 第36-37页 |
| ·功能区现状 | 第37-38页 |
| ·中观评价-- 功能区分值测算 | 第38-51页 |
| ·功能区评价指标体系及合理值的确定 | 第38-43页 |
| ·功能区评价的指标合理值确定原则 | 第43-45页 |
| ·功能区评价的定量方法 | 第45-51页 |
|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1-54页 |
| ·结论 | 第51页 |
| ·建议 | 第51-54页 |
| ·健全土地市场体系,强化土地法制管理 | 第51-52页 |
| ·合理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加大城区土地结构优化力度 | 第52页 |
| ·注重城镇规模合理发展和内部功能区的用地合理分布,不同区域采用不同政策 | 第52-53页 |
| ·科技手段促进城市土地资产盘活,明确挖掘方向和指标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 第53页 |
| ·根据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合理地制定城市发展战略 | 第53-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56-57页 |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