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地被植物寒莓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17页 |
·园林地被植物的含义 | 第10-11页 |
·园林地被植物的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地被植物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 第11-13页 |
·地被植物适应性研究 | 第13-14页 |
·生态学研究 | 第14页 |
·其他方面 | 第14-15页 |
·寒莓的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寒莓的形态学特征、自然生境及分布 | 第15-16页 |
·寒莓的相关研究 | 第16页 |
·寒莓在园林应用中的前景 | 第16-17页 |
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7页 |
3. 材料与方法 | 第17-22页 |
·试验地概况 | 第17-18页 |
·试验材料 | 第18页 |
·试验方法 | 第18-22页 |
·形态解剖学特征观测 | 第18-19页 |
·繁殖特性 | 第19-21页 |
·生长发育特性观测 | 第21-22页 |
·光合特性测定 | 第22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2-43页 |
·形态解剖学特征 | 第22-26页 |
·形态发育学特征 | 第22-24页 |
·营养器官的解剖结构 | 第24-26页 |
·繁殖特性 | 第26-30页 |
·种子萌发特性 | 第26-29页 |
·绿枝扦插特性 | 第29-30页 |
·生长发育特性 | 第30-36页 |
·物侯期 | 第30-31页 |
·茎的生长速度 | 第31-32页 |
·开花结实特性 | 第32-35页 |
·再生能力 | 第35-36页 |
·光合特性 | 第36-43页 |
·寒莓光响应 | 第36-37页 |
·光合日变化 | 第37-41页 |
·寒莓叶绿素荧光参数 | 第41-43页 |
5. 讨论 | 第43-48页 |
·寒莓根、茎、叶的形态结构与功能 | 第43-44页 |
·寒莓种子萌发的影响因素 | 第44-45页 |
·不同药剂对寒莓绿枝扦插的影响 | 第45页 |
·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及其影响因子 | 第45-46页 |
·寒莓在光环境下的适应策略 | 第46-47页 |
·地被特性分析 | 第47-48页 |
6. 结论与建议 | 第48-51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建议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附图 | 第60-63页 |
学习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