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气化过程的数值计算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2页 |
§1-1 生物质气化原理 | 第10-12页 |
§1-2 生物质气化的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 生物质气化的典型设备 | 第15-18页 |
1-3-1 固定床气化炉 | 第15-16页 |
1-3-2 流化床气化炉 | 第16-17页 |
1-3-3 循环流化床气化炉 | 第17页 |
1-3-4 双流化床气化炉 | 第17-18页 |
§1-4 生物质气化工艺的种类 | 第18-20页 |
1-4-1 干馏气化 | 第18页 |
1-4-2 空气气化 | 第18-19页 |
1-4-3 氧气气化 | 第19页 |
1-4-4 水蒸气气化 | 第19页 |
1-4-5 水蒸气-氧气(空气)气化 | 第19页 |
1-4-6 氢气气化 | 第19-20页 |
§1-5 气化过程的基本参数 | 第20-21页 |
1-5-1 当量比 | 第20页 |
1-5-2 燃料气的热值 | 第20页 |
1-5-3 气体产率 | 第20页 |
1-5-4 气化效率 | 第20-21页 |
1-5-5 碳转化率 | 第21页 |
§1-6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1-22页 |
第二章 生物质气化模型的分析与研究 | 第22-31页 |
§2-1 ASPEN PLUS 软件介绍 | 第22-24页 |
2-1-1 产品特点 | 第22-23页 |
2-1-2 产品功能 | 第23页 |
2-1-3 Aspen Plus 中的反应器模块 | 第23-24页 |
§2-2 模拟方法 | 第24-25页 |
2-2-1 气化过程的模型选择 | 第24页 |
2-2-2 常规组分与非常规组分 | 第24-25页 |
§2-3 模型的建立 | 第25-27页 |
§2-4 模拟条件 | 第27-28页 |
2-4-1 组分定义 | 第27页 |
2-4-2 热值计算 | 第27页 |
2-4-3 ER 的计算 | 第27页 |
2-4-4 热量损失 | 第27页 |
2-4-5 模拟假设 | 第27-28页 |
§2-5 模型验证 | 第28-31页 |
第三章 生物质空气及水蒸气气化的数值计算 | 第31-43页 |
§3-1 生物质空气气化的模拟分析 | 第31-38页 |
3-1-1 空气气化的模拟条件 | 第31页 |
3-1-2 空气当量比对气化结果的影响与分析 | 第31-35页 |
3-1-3 气化温度比对气化结果的影响与分析 | 第35-38页 |
§3-2 生物质水蒸气气化的模拟分析 | 第38-42页 |
3-2-1 水蒸气气化的模拟条件 | 第38页 |
3-2-2 气化温度对气化结果的影响与分析 | 第38-39页 |
3-2-3 S/B 对气化结果的影响与分析 | 第39-42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生物质空气-水蒸气联合气化的数值计算 | 第43-51页 |
§4-1 模拟条件 | 第43-44页 |
§4-2 温度对气化结果的影响 | 第44-46页 |
4-2-1 温度对气体产气率的影响 | 第44页 |
4-2-2 温度对气体产率和气化效率的影响 | 第44-45页 |
4-2-3 800℃时ER 与S/B的对应值 | 第45-46页 |
§4-3 ER 对气化结果的影响 | 第46-48页 |
4-3-1 ER 对气化温度与气体体积率的影响 | 第46-47页 |
4-3-2 ER 对气体产率和气化效率的影响 | 第47-48页 |
§4-4 S/B对气化结果的影响 | 第48-49页 |
4-4-1 S/B 对气化温度与气体体积率的影响 | 第48-49页 |
4-4-2 S/B 对气体产率和气化效率的影响 | 第49页 |
§4-5 小结 | 第49-51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1-52页 |
建议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