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森林树种论文--针叶树类论文--松论文

柔枝松等几种松属树种种子活力的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引言第7-9页
1. 林木种子活力的研究进展与现状第9-17页
   ·国内外种子活力理论研究进程第9页
   ·林木种子活力研究的几个热点问题第9-13页
     ·影响种子活力的因素第9-10页
     ·种子活力的测定第10-12页
     ·保持和提高种子活力的对策第12-13页
       ·种子采收、加工和储藏时的技术措施第12页
       ·播种前种子的处理措施第12-13页
     ·种子活力测定的标准化第13页
   ·松属树种种子活力研究的进展第13-14页
   ·种子活力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第14-17页
2. 研究的技术路线第17-19页
   ·种子的生命过程第17页
   ·研究的技术路线第17-19页
3. 研究材料与方法第19-27页
   ·材料来源第19页
   ·研究方法第19-27页
     ·发芽生理指标测定第19-20页
       ·实验方法第19页
       ·测定指标第19-20页
     ·人工加速老化法测定老化条件下种子活力表现第20-24页
       ·高温高湿加速老化处理第21页
       ·种子活力指数测定第21页
       ·种子膜质过氧化机理测定第21-23页
       ·脱氢酶活性测定(采用TTCH 分光光度法测定)第23-24页
       ·电导法测定膜透性第24页
     ·PEG 胁迫处理测定种子在水分逆境下的响应第24-25页
       ·原理第24-25页
       ·实验方法第25页
     ·提高柔枝松种子活力措施的探讨第25-27页
       ·PEG 处理种子测定第25页
       ·赤霉素提高种子活力研究第25-27页
4. 结果与分析第27-45页
   ·种子发芽生理表示的活力比较第27页
   ·人工老化处理后各种子活力指标变化第27-38页
     ·种子活力指数的变化第27-35页
       ·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变化第30-32页
       ·POD(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第32-34页
       ·MDA(丙二醛)含量的变化第34-35页
     ·人工老化处理后膜透性变化第35-37页
     ·人工老化过程中的脱氢酶活性变化第37-38页
   ·PEG 胁迫处理下种子活力的变化第38-41页
     ·对于发芽率和相对发芽率的影响第38-40页
     ·对于胚根长度生长的影响第40-41页
   ·PEG,GA3 各处理对提高柔枝松种子活力的效应分析第41-45页
5. 结论与讨论第45-49页
参考文献第49-53页
个人简介第53-55页
导师简介第55-57页
致谢第57-58页
博硕士论文同意发表的声明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SQL Server 2000数据仓库系统及实用技术研究
下一篇:我国男子竞技体操专业运动员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