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第1-4页 |
Summary | 第4-9页 |
1 引言 | 第9-2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燕麦生长特性及生产性能 | 第11-16页 |
·燕麦生育期 | 第11-12页 |
·燕麦的光合特性 | 第12页 |
·生长速率 | 第12-13页 |
·生长速度 | 第13页 |
·株高茎粗 | 第13-14页 |
·茎叶比 | 第14页 |
·鲜干比 | 第14页 |
·生物量 | 第14-15页 |
·栽培措施对燕麦生产性能的影响 | 第15-16页 |
·生物抗性 | 第16-17页 |
·抗病性 | 第16-17页 |
·抗蚜虫 | 第17页 |
·抗倒伏 | 第17-18页 |
·品质 | 第18-22页 |
·营养成分 | 第18页 |
·品质评价方法 | 第18-21页 |
·物理评价法 | 第18-19页 |
·湿法分析 | 第19-20页 |
·数学法 | 第20页 |
·牧草品质的综合评价 | 第20-21页 |
·影响牧草品质的因素 | 第21页 |
·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牧草营养物质的变化 | 第21-22页 |
·综合评价方法 | 第22-23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3-27页 |
·试验地自然概况 | 第23页 |
·试验材料 | 第23页 |
·研究内容及测定方法 | 第23-27页 |
·不同燕麦品种植物学特性及其对青草产量的影响 | 第23-24页 |
·不同燕麦品种的生长特性及生产性能 | 第24-26页 |
·不同燕麦品种的生物抗性 | 第26-27页 |
·抗蚜性 | 第26页 |
·抗黄矮病 | 第26-27页 |
·抗褐腐病 | 第27页 |
·不同燕麦品种抗倒伏性 | 第27页 |
·不同燕麦品种的营养成分测定 | 第27页 |
·综合评价 | 第27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7-65页 |
·不同燕麦品种植物学特性及其对青草产量的影响 | 第27-34页 |
·燕麦植物学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27-28页 |
·不同燕麦品种植物学性状的聚类分析 | 第28-31页 |
·不同燕麦品种各植物学性状间的显著性分析 | 第31-34页 |
·不同燕麦品种的生长特性及生产性能 | 第34-46页 |
·生育期 | 第34页 |
·绝对生长速率和相对生长速率 | 第34-39页 |
·生长速度 | 第39-40页 |
·株高 | 第40页 |
·不同生长阶段燕麦的茎叶比和鲜干比 | 第40-44页 |
·不同生长阶段燕麦的叶面积指数 | 第44页 |
·地上生物量 | 第44-46页 |
·不同燕麦品种生物抗性的研究 | 第46-50页 |
·抗病性 | 第46-49页 |
·抗蚜性 | 第49-50页 |
·抗倒伏 | 第50-54页 |
·数据标准化处理 | 第50页 |
·定义熵及熵权 | 第50-52页 |
·计算各点的绝对差 | 第52页 |
·计算各因子(性状)在各点上的关联系数 | 第52-53页 |
·计算加权关联度 | 第53-54页 |
·不同燕麦品种植物学特性、生长特性、生物抗性及抗倒伏性的综合评价 | 第54-56页 |
·不同燕麦品种的饲草品质 | 第56-62页 |
·不同生育阶段各营养成分的动态变化 | 第56-60页 |
·燕麦草各营养成分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及评价 | 第60-62页 |
·综合评价 | 第62-65页 |
4 讨论 | 第65页 |
5 结论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4页 |
作者简介 | 第74-75页 |
导师简介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