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诗歌论文

汪为霖《小山泉阁诗存》校注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13页
汪为霖诗歌研究(代前言)第13-131页
 第一章 汪为霖生平考第13-16页
  一 早期——浮沉北京第13-14页
  二 中期——写意广西第14-15页
  三 晚期——闲适江苏第15-16页
 第二章 汪为霖家学渊源考第16-34页
  一 汪为霖家族族谱考第16-17页
  二 汪氏文园儒商文化圈的形成和第一次高峰第17-21页
  三 汪为霖对汪氏文园儒商文化圈风范的继承与发展第21-34页
   (一) 乐善好施、淡泊名利的儒雅情怀第21-22页
   (二) 诗画兼擅、别具一格的艺术成就第22-32页
    1、园林建筑第22页
    2、绘画书法第22-23页
    3、诗歌艺术第23-32页
   (三) 汪氏文园儒商文化圈第二高峰的形成第32-34页
  四 汪氏文园儒商文化圈余响第34页
 第三章 汪为霖诗歌作品版本考第34-49页
  一 汪为霖诗歌作品版本概况第34-37页
  二 《小山泉阁诗存》版本考第37-49页
   (一) 《小山泉阁诗存》版本差异概况第37-38页
   (二) 《小山泉阁诗存》版本差异成因概述第38-49页
    1、汪为霖的“多吟苦吟”第38-41页
    2、诗人群落的“切磋之风”第41-42页
    3、后人的增删第42-49页
     ①、违碍忤逆之辞第43-45页
     ②、情爱戏谑之句第45-46页
     ③、同题之诗第46-47页
     ④、矛盾之事第47-49页
 第四章 汪为霖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第49-96页
  一 汪诗诗风总论第49-86页
   (一) 汪诗的思想内容第49-71页
    1、汪诗的哲学思想——“宦禅”哲思的形成、发展和演变第49-53页
     ①、宦途沉浮第50-52页
     ②、宦禅互融第52-53页
     ③、禅意渐浓第53页
    2、汪诗的内容特色——广博琐碎、弦外有音第53-71页
     ①、山水咏物诗别有寄托,情感激荡第54-59页
     ②、咏史怀古诗论断大胆,思想进步第59-64页
     ③、时政忧民诗观点新颖、分析精辟第64-67页
     ④、赠答酬唱诗琐碎细腻,情感丰富第67-70页
     ⑤、理趣哲思诗深入浅出,以小见大第70-71页
   (二) 汪诗的艺术特色第71-86页
    1、“宦禅”美学——汪为霖诗、书、画和园林艺术中的“宦禅”美第71-78页
     ①、“宦禅”统率、天触性灵的审美情趣第72-74页
     ②、“意气”为纲,“疏”理万象的创作构思第74-78页
    2、“性灵”意象第78-84页
     ①、竹的意象第78-81页
     ②、雨的意象第81-84页
    3、风雅语言第84-86页
  二 汪诗诗风分论第86-96页
   (一) 早期:咏物之作 清婉淡荡第86-88页
   (二) 中期:边陲山水 清健峭丽第88-93页
   (三) 晚期:退居唱和 清澈雅穆第93-96页
 第五章 汪为霖与有关诗派关系考第96-130页
  一 汪为霖与性灵派的关系(兼论与蒋士铨的关系)第96-108页
   (一) 汪为霖与袁枚第96-101页
   (二) 汪为霖与赵翼第101-105页
   (三) 汪为霖与蒋士铨第105-107页
   (四) 汪为霖与性灵派的关系特点第107-108页
  二 汪为霖与高密派的关系第108-118页
   (一) 汪为霖与李宪乔第108-113页
   (二) 汪为霖与李秉礼第113-116页
   (三) 汪为霖与刘大观第116-118页
   (四) 汪为霖与高密派的关系特点第118页
  三 汪为霖与常州派的关系第118-127页
   (一) 汪为霖与洪亮吉第118-123页
   (二) 汪为霖与孙星衍第123-126页
   (三) 汪为霖与赵怀玉、钱维乔第126-127页
   (四) 汪为霖与常州诗派的关系特点第127页
  四 汪为霖与吴锡麒、唐仲冕、钱坫等非流派诗人的关系第127-128页
  五 解读清中期诗派关系和相互影响第128-130页
 结语 汪为霖地位影响及艺术得失第130-131页
《小山泉阁诗存》校注第131-338页
 凡例第131-132页
 卷一第132-170页
 卷二第170-201页
 卷三第201-232页
 卷四第232-257页
 卷五第257-283页
 卷六第283-303页
 卷七第303-321页
 卷八第321-335页
 《汪氏两园图咏合刻》辑录第335-336页
 《汪春田先生简翰》辑录第336-338页
附录第338-346页
参考文献第346-348页
致谢第348-34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349页

论文共3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符合IEC61131-5标准的嵌入式控制器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网格的移动学习系统建模与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