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1 绪论 | 第10-29页 |
| ·语言在诗学研究中的现状 | 第10-24页 |
| ·徐志摩诗歌语言艺术研究的现状?意义?方法?范畴 | 第24-29页 |
| 2 徐志摩诗歌的语言艺术观 | 第29-52页 |
| ·要烧出语言的味道来 | 第29-35页 |
| ·形式本身的独立意味 | 第35-40页 |
| ·为精神寻求完美的形体 | 第40-46页 |
| ·徐志摩诗歌艺术观和自然观 | 第46-52页 |
| 3 徐志摩诗歌语言观的艺术资源 | 第52-95页 |
| ·外国文学的影响 | 第53-76页 |
| ·中国传统文学的影响 | 第76-95页 |
| 4 徐志摩的诗歌语言实践 | 第95-142页 |
| ·徐志摩诗歌的音乐美 | 第95-104页 |
| ·徐志摩诗歌的绘画美 | 第104-111页 |
| ·徐志摩诗歌的建筑美 | 第111-120页 |
| ·徐志摩诗歌的结构美 | 第120-126页 |
| ·徐志摩诗歌的意象美 | 第126-134页 |
| ·徐志摩诗歌的技艺美 | 第134-142页 |
| 5 徐志摩诗歌语言的影响 | 第142-158页 |
| ·徐志摩诗歌从“白话”诗走向白话“诗” | 第142-145页 |
| ·徐志摩诗歌从浪漫主义走向现代主义 | 第145-149页 |
| ·徐志摩诗歌从情感形式的“无关拦”走向“理性节制情感” | 第149-154页 |
| ·徐志摩诗歌影响的体现 | 第154-158页 |
| 6 结语 | 第158-165页 |
| 后记 | 第165-1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168-176页 |
|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