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中国古代美学“观”论的本源性考察 | 第9-18页 |
第一节 古代中国人的空间观 | 第10-12页 |
第二节 古代中国人的自然观 | 第12-15页 |
第三节 古代中国人的生命观 | 第15-18页 |
第二章 中国古代美学“观”论体系的多向展开 | 第18-45页 |
第一节 “流观”──审美视域的打开 | 第18-28页 |
1、“仰观”与“俯察”──节奏感视界动作的形成及其审美意义 | 第21-22页 |
2、“身容”、“目触”、“意游”──“流观”的复合生理构成及其美学意义 | 第22-23页 |
3、“大─逝─远─返”──“流观”的动态结构及其美学意义 | 第23-24页 |
4、“流观”与中国古代艺术创作 | 第24-26页 |
5、“上下与天地同流”──宇宙意识的展开与生命张力的自我呈现 | 第26-28页 |
第二节 “游观”──从身旅到心旅 | 第28-35页 |
1、“游目”以起“兴” | 第30-31页 |
2、“澄怀”以味“象” | 第31-32页 |
3、“神与物游” | 第32-33页 |
4、说“登高” | 第33-35页 |
第三节 “心观”──审美中自我意识的张扬 | 第35-41页 |
1、从“目视”到“神遇”──审美视域的内敛与拓展 | 第35-37页 |
2、“胸中有丘壑”──广远与精微的辩证法 | 第37-38页 |
3、“心观”的三种审美追求 | 第38-41页 |
第四节 “以物观物”──中国式审美观照的极至 | 第41-45页 |
第三章 “观”论与艺术生态学的发展 | 第45-50页 |
一、“流观”:统合“三才”的和谐生态式审美观照 | 第45-47页 |
二、“游观”:“身旅”与“心旅”的和谐生态式审美融合 | 第47-49页 |
三、“以物观物”:和谐生态式的审美移情与审美超越 | 第49-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后记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