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引言 | 第1-21页 |
·氧氢氧化铁的研究概况 | 第9-11页 |
·氧氢氧化铁的物相以及结构 | 第9-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11-14页 |
·氧氢氧化铁吸附重金属离子 | 第11页 |
·铁氧化物作磁种,用磁分离的方法去除水中的污染物 | 第11-12页 |
·氧氢氧化铁吸附光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 | 第12-14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14页 |
·光催化材料的应用 | 第14-17页 |
·大气污染治理 | 第15页 |
·水处理 | 第15页 |
·功能建材 | 第15-17页 |
·光催化陶瓷 | 第15-16页 |
·光催化金属板材 | 第16页 |
·光催化混凝土 | 第16-17页 |
·FeOOH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总结 | 第17-19页 |
·α-FeOOH的合成 | 第17-18页 |
·β-FeOOH的合成 | 第18-19页 |
·微生物多糖对FeOOH结晶矿化的调制作用 | 第19页 |
·研究的目的,意义以及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第2章 氧氢氧化铁的制备和表征 | 第21-31页 |
·试验药品以及主要仪器 | 第21-22页 |
·试验药品 | 第21页 |
·实验仪器 | 第21-22页 |
·氧氢氧化铁的制备方法 | 第22-24页 |
·试验标准液的配置 | 第22页 |
·不同PH值条件下FeOOH样品的制备 | 第22-23页 |
·壳聚糖修饰条件下的制备实验 | 第23-24页 |
·制备样品编号以及物相分析 | 第24-31页 |
·样品的扫描电镜(SEM)分析 | 第25-26页 |
·样品的透射电镜(TEM)分析 | 第26-27页 |
·样品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27-29页 |
·样品的X射线衍射(XRD)分析 | 第29-31页 |
第3章 针铁矿吸附偶氮染料试验 | 第31-46页 |
·目标物的选择 | 第31-35页 |
·酸性红G、甲基橙、亚甲基蓝溶液的标准曲线 | 第32-35页 |
·试验方法 | 第35页 |
·分析方法 | 第35-36页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 第35页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35-36页 |
·化学需氧量COD_(Cr)分析 | 第36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36-43页 |
·吸光度脱色分析结果 | 第36-40页 |
·红外光谱分析结果 | 第40-42页 |
·COD_(Cr)分析结果 | 第42-43页 |
·氧氢氧化铁吸附机理以及官能团 | 第43-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4章 针铁矿光催化染料试验 | 第46-64页 |
·实验药品与主要器材 | 第46-47页 |
·实验药品 | 第46页 |
·试验器材 | 第46-47页 |
·试验装置 | 第47-48页 |
·实验方法 | 第48-50页 |
·化学合成α-FeOOH的光催化实验方法 | 第48-49页 |
·有机大分子壳聚糖体系β-FeOOH的光催化实验方法 | 第49-50页 |
·实验结果以及讨论 | 第50-64页 |
·FeOOH/UV体系甲基橙脱色结果 | 第50-54页 |
·FeOOH/UV体系甲基橙脱色的吸光度分析 | 第50-51页 |
·FeOOH/UV体系甲基橙脱色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51-53页 |
·FeOOH/UV体系甲基橙脱色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 | 第53-54页 |
·FeOOH/UV/H_2O_2体系甲基橙脱色结果 | 第54-56页 |
·FeOOH/UV/H_2O_2体系甲基橙脱色的吸光度分析 | 第54-55页 |
·FeOOH/UV/H_2O_2体系甲基橙脱色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55-56页 |
·FeOOH/Visible light体系甲基橙脱色结果 | 第56-58页 |
·FeOOH/Visible light体系甲基橙脱色的吸光度分析 | 第56-57页 |
·FeOOH/Visible light体系甲基橙脱色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57-58页 |
·FeOOH/Visible light/H_2O_2体系甲基橙脱色分析 | 第58-64页 |
·FeOOH/Visible light/H_2O_2体系甲基橙脱色的吸光度分析 | 第58-59页 |
·FeOOH/Visible light/H_2O_2体系甲基橙脱色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59-61页 |
·FeOOH/Visible light/H_2O_2体系甲基橙脱色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 | 第61-62页 |
·FeOOH的荧光发射光谱分析 | 第62-64页 |
第5章 结论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