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5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7-8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8-10页 |
·概念的界定 | 第10-12页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2-13页 |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相关研究综述 | 第15-28页 |
·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5-19页 |
·产业组织理论 | 第15-17页 |
·内生增长理论 | 第17-18页 |
·行为经济理论 | 第18-19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9-26页 |
·国内外风险投资支撑环境的研究概述 | 第19-25页 |
·国内外风险投资科技环境的研究概述 | 第25-26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 第26-28页 |
第三章 科技环境对风险投资支撑作用的系统分析 | 第28-51页 |
·风险投资科技环境对风险投资的支撑作用机理 | 第29-36页 |
·风险投资产生的科技背景 | 第30-33页 |
·研发体系对风险投资的支撑作用 | 第33-34页 |
·技术交易市场对风险投资的支撑 | 第34-36页 |
·科技环境支撑主体构成与支撑主体致力于研发的动机 | 第36-47页 |
·科技环境体系结构 | 第36-37页 |
·科技环境的支撑主体配置资源于研发的动机 | 第37-47页 |
·不同支撑主体的科技环境的相互作用机理分析 | 第47-51页 |
·两阶段博弈模型的构建 | 第47-49页 |
·两阶段博弈的纳什均衡 | 第49-51页 |
第四章 科技环境对风险投资支撑作用的实证研究 | 第51-79页 |
·我国区域风险投资科技环境和区域风险投资状况的聚类分析 | 第52-61页 |
·聚类分析的指标 | 第52-54页 |
·聚类分析的对象 | 第54-55页 |
·聚类分析的方法 | 第55页 |
·聚类分析的结果 | 第55-61页 |
·聚类结果的分析 | 第61页 |
·我国区域风险投资科技环境和区域风险投资状况的因子分析 | 第61-67页 |
·风险投资科技环境支撑要素分析 | 第61-63页 |
·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的确定依据 | 第63-64页 |
·风险投资与科技环境的因子分析 | 第64-67页 |
·不同支撑主体的科技环境对风险投资支撑作用的结构方程模型 | 第67-78页 |
·两类科技环境对风险投资的支撑作用 | 第67-68页 |
·研究方法的确定—结构方程模型 | 第68-70页 |
·中国科技环境对风险投资支撑作用的实证研究 | 第70-74页 |
·美国科技环境对风险投资支撑作用的实证研究 | 第74-78页 |
·结论 | 第78-79页 |
第五章 培育我国风险投资科技环境的目标及策略 | 第79-85页 |
·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阶段 | 第79-80页 |
·我国风险投资科技环境的培育目标 | 第80-82页 |
·我国风险投资科技环境的培育策略 | 第82-85页 |
·短期阶段对“培育性科技环境”的优化和完善 | 第82-83页 |
·中长期阶段“自发性科技环境”的培育和成熟 | 第83-8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5-89页 |
·研究结论 | 第85-88页 |
·研究展望 | 第88-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9页 |
摘要 | 第99-103页 |
ABSTRACTS | 第103-107页 |
致谢 | 第107-109页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第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