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道路工程论文--路基、路面工程论文--路面工程论文--路面:按使用材料分论文--水泥混凝土路面论文

水泥混凝土路面碎石化综合技术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第1章 概述第12-26页
   ·水泥混凝土路面碎石化第12-15页
     ·水泥混凝土路面碎石化的概念第12页
     ·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与维修技术概述第12-13页
     ·水泥混凝土路面破碎技术综述第13-15页
   ·MHB 碎石化技术简介及国内外概况第15-24页
     ·水泥混凝土碎石化技术优势和特点第15-20页
     ·碎石化技术在国外的应用情况第20-23页
     ·国内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技术状况第23-24页
     ·碎石化技术研究的迫切性第24页
   ·国内外研究存在的问题第24-25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24页
     ·MHB 碎石化技术应用面临的主要问题第24-25页
   ·研究的主要内容、技术路线第25-26页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5页
     ·本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第25-26页
第2章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性能评价与碎石化决策第26-37页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性能评价方法第26-27页
   ·MHB 碎石化工艺应用前的调查与分析第27-31页
     ·原水泥混凝土路面状况调查第27-29页
     ·破坏的主要类型及可能的成因判断第29-30页
     ·路面结构强度评价第30-31页
   ·MHB 碎石化经济性分析第31-33页
     ·国外碎石化经济性分析第31-32页
     ·国内试验路碎石化经济性分析第32-33页
     ·碎石化经济性分析结论第33页
   ·MHB 碎石化决策标准第33-35页
     ·碎石化对旧路的基本要求第33-34页
     ·MHB 碎石化应用的原则要求第34-35页
   ·本章小结第35-37页
第3章 水泥混凝土路面碎石化的机理分析第37-51页
   ·基于波动理论的MHB 碎石化机理分析第37-40页
     ·波动理论的基本原理第37-38页
     ·冲击波的性质第38-40页
     ·夯能在路面结构中的传播第40页
   ·碎石化层的形成第40-42页
   ·碎石化层的自适应调整第42-43页
   ·碎石化层的强度第43-50页
     ·松散层第43-45页
     ·碎石化层上部第45页
     ·碎石化层下部第45-49页
     ·碎石化后混凝土层的功能定位第49-50页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4章 碎石化过程及加铺结构的有限元分析第51-69页
   ·MHB 落锤冲击作用下的板块内应力第51-54页
     ·计算模型与参数第51页
     ·冲击荷载的拟动力与荷位的选择第51-52页
     ·计算结果第52-54页
   ·基于断裂力学的碎石化层防反射裂缝的有限元分析第54-59页
     ·裂缝扩展的三种基本形式第54页
     ·线弹性裂纹尖端奇异场第54-56页
     ·应力强度因子第56页
     ·碎石化层上加铺沥青层的应力强度因子第56-58页
     ·原水泥混凝土板上直接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强度因子第58-59页
     ·碎石化后加铺与直接加铺的强度因子分析对比结论第59页
   ·碎石化层与级配碎石层上沥青面层受力的对比分析第59-63页
     ·碎石化层上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有限元计算第59-61页
     ·级配碎石上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有限元计算第61-62页
     ·碎石化与级配碎石上加铺沥青面层的有限元计算对比结论第62-63页
   ·不同破碎效果下沥青加铺层受力特性分析第63-67页
     ·碎石化上、下层厚度变化时加铺沥青层的受力状况第63-65页
     ·碎石化下层模量变化时加铺沥青层的受力状况第65-67页
   ·本章小结第67-69页
第5章 不同破碎设备效果对比分析第69-85页
   ·MHB 碎石化与冲击压实试验段工程概况第69页
   ·MHB 碎石化试验段与冲击压实试验段的检测内容和方法第69-71页
     ·MHB 试验段主要检测内容和方法第69-71页
     ·冲击压实设备破碎路段试验内容第71页
   ·MHB 碎石化试验段与冲击压实试验段的测试数据分析第71-76页
     ·试验段路面破损状况调查与病害分析第71-72页
     ·试验段路面结构状况调查与分析第72-73页
     ·破碎层的测试第73-75页
     ·加铺层弯沉检测第75-76页
   ·碎石化与原路面基层和面层状况的关系第76-80页
     ·原路面状况与碎石化层顶面强度及其均匀性的关系第76-79页
     ·原路面状况与碎石化对原基层强度的影响第79-80页
   ·与冲击压实试验段的对比分析第80-83页
     ·回弹模量第81页
     ·回弹弯沉第81-83页
   ·本章小结第83-85页
第6章 水泥混凝土路面碎石化沥青加铺设计方法第85-99页
   ·现行混凝土路面加铺层结构设计方法第85-89页
     ·设计方法综述第85-86页
     ·AI 设计方法第86-88页
     ·COE 法第88页
     ·AASHTO 法第88-89页
   ·利用现行设计方法的计算示例第89-92页
     ·AI 法第89-90页
     ·COE 法第90页
     ·AASHTO 法第90页
     ·国内规范法第90-92页
   ·现行设计方法计算结果对比与评价第92页
   ·MHB 碎石化结构设计新方法第92-97页
     ·结构设计方法的基础参数第92-94页
     ·路面结构设计新方法中对温度及降雨量影响的考虑第94-95页
     ·碎石化后沥青加铺层设计新方法第95-97页
   ·本章小结第97-99页
第7章 水泥混凝土路面碎石化后沥青加铺层结构设计第99-116页
   ·碎石化后沥青加铺层结构组合类型综述第99-101页
     ·碎石化后粒径的波动可能及其主要原因第99页
     ·对碎石化后沥青加铺层的一般要求第99-100页
     ·进一步防止反射裂缝的结构组合措施第100页
     ·进一步防止疲劳开裂的结构组合措施第100-101页
   ·应用LSPM 防止碎石化加铺层反射裂缝的关键技术第101-108页
     ·LSPM 的主要性能第101-102页
     ·配合比的确定第102-104页
     ·LSPM 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第104-108页
   ·应用FDAC 防止碎石化加铺层疲劳破坏的关键技术第108-113页
     ·FDAC 的抗疲劳性能和主要影响因素第108-111页
     ·FDAC 的配合比的确定第111-112页
     ·FDAC 的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第112-113页
   ·合理加铺结构组合方式的确定第113页
   ·加铺层推荐结构第113-115页
     ·交通量分级第113页
     ·碎石化后顶面回弹模量分级第113-114页
     ·推荐结构第114-115页
   ·本章小结第115-116页
第8章 碎石化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第116-126页
   ·MHB 设备应用后的指标要求第116-117页
     ·碎石化后的粒径范围第116页
     ·碎石化后顶面的当量回弹模量第116页
     ·碎石化后的回弹弯沉第116-117页
   ·MHB 设备的施工控制参数第117-119页
     ·不同破碎施工参数对碎石化层粒径分布的影响第117-118页
     ·不同破碎施工参数对碎石化层顶面承载能力的影响第118-119页
   ·MHB 设备的一般施工工艺第119-123页
     ·破碎设备第120页
     ·碎石化前准备工作第120-122页
     ·碎石化施工第122-123页
   ·MHB 设备施工的质量控制指标体系与方法第123-124页
     ·碎石化工艺试验段设备参数推荐第123-124页
     ·施工质量控制的一般过程第124页
   ·碎石化施工中需特别关注的问题第124-125页
   ·本章小结第125-126页
第9章 总 结第126-129页
   ·本论文主要研究结论第126-127页
   ·本文的创新点第127-128页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128-129页
致谢第129-130页
参考文献第130-134页
作者简介第134-135页
附件一: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第135-137页
附件二: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出版的书籍第137-138页
附件三: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奖的科研项目第138页

论文共1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结点布局方法研究
下一篇:基于视频图像的路面性能参数采集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