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2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9-17页 |
1. 文化背景 | 第9-11页 |
2. 经济背景 | 第11-14页 |
3. 技术背景 | 第14-15页 |
4. 学科背景 | 第15-17页 |
第二节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 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2. 具体章节介绍 | 第18页 |
第三节 选题的创新点 | 第18-19页 |
第四节 主要的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 文献研究法 | 第19页 |
2. 田野调查法 | 第19-20页 |
3. 问卷调查法 | 第20页 |
4. 数学分析法 | 第20页 |
第五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0-22页 |
第二章 民族信息资源保护的理论基础 | 第22-26页 |
第一节 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22-24页 |
1. 什么是数据 | 第22页 |
2. 什么是信息 | 第22页 |
3. 什么是情报 | 第22页 |
4. 什么是资源 | 第22-23页 |
5. 什么是信息资源 | 第23页 |
6. 什么是民族 | 第23页 |
7. 什么是民族资源 | 第23页 |
8. 什么是民族信息资源 | 第23-24页 |
第二节 情报学视角下民族信息资源开发前景 | 第24-26页 |
第三章 作为信息资源的白族大本曲的相关调研 | 第26-59页 |
第一节 白族的主要分布地区 | 第26-28页 |
第二节 大本曲的基本情况 | 第28-34页 |
1. 白族大本曲的流传和发展 | 第28-29页 |
2. 白族大本曲的价值 | 第29-34页 |
第三节 对白族大本曲进行的田野调查 | 第34-36页 |
第四节 针对民族信息资源保护意识而进行的问卷调查 | 第36-59页 |
1. 基本情况 | 第36-38页 |
2. 问卷的回收和统计 | 第38-39页 |
3. 个人基本信息调查 | 第39-45页 |
4. 民族特性及基本情况调查 | 第45-52页 |
5. 民族资源保护意识调查 | 第52-59页 |
第四章 对作为信息资源的白族大本曲的相关思考 | 第59-66页 |
第一节 对白族大本曲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思考 | 第59-61页 |
1. 白族大本曲信息资源本身特殊性 | 第59-60页 |
2. 环境对民族信息资源的影响 | 第60-61页 |
第二节 关于白族大本曲信息资源开发的SWOT分析 | 第61-66页 |
1. SWOT简介 | 第61-62页 |
2. 白族大本曲的SWOT分析 | 第62-66页 |
第五章 如何利用情报学的方法对白族大本曲进行开发与利用 | 第66-80页 |
第一节 白族大本曲信息资源的采集 | 第66-71页 |
第二节 白族大本曲信息资源的组织 | 第71-75页 |
第三节 白族大本曲信息资源的利用 | 第75-78页 |
1. 白族大本曲信息资源数据库的建设 | 第75-76页 |
2. 白族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 | 第76-77页 |
3. 白族大本曲信息资源的增值服务 | 第77-78页 |
第四节 民族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的构建 | 第78-80页 |
第六章 对民族信息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展望 | 第80-82页 |
第一节 民族信息资源开发的新模式 | 第80页 |
第二节 未来的民族信息资源布局 | 第80-81页 |
第三节 民族信息资源开发的横向和纵向延伸 | 第81-82页 |
附录一 民族信息资源传承与利用状况访谈提纲 | 第82-83页 |
附录二 访谈对象信息表 | 第83-84页 |
附录三 信息资源分布情况表 | 第84-85页 |
附录四 资源收集目录 | 第85-86页 |
附录五 问卷调查表 | 第86-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5页 |
致谢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