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麻黄优良无性系水培苗培育及防护林营造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前言 | 第12-16页 |
第一章 木麻黄优良无性系筛选 | 第16-24页 |
第一节 速生抗病木麻黄优良无性系筛选 | 第16-2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6-17页 |
·材料 | 第16页 |
·方法 | 第16-17页 |
·育苗 | 第16页 |
·整地造林 | 第16-17页 |
·试验设计 | 第17页 |
·抚育 | 第17页 |
·调查 | 第17页 |
·数据分析 | 第1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7-23页 |
3 小结 | 第23页 |
第二节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二章 木麻黄水培苗培育研究 | 第24-51页 |
第一节 木麻黄小枝水培生根率主要影响因子研究 | 第24-3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4-25页 |
·材料 | 第24页 |
·方法 | 第24-25页 |
·生根的主要相关因子 | 第24页 |
·木麻黄小枝水培方法 | 第24-25页 |
·试验设计 | 第25页 |
·统计分析方法 | 第2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5-30页 |
·生根的内在影响因子分析 | 第26-28页 |
·木麻黄不同品系的影响 | 第26-27页 |
·采枝母株年龄的影响 | 第27-28页 |
·采枝部位的影响 | 第28页 |
·小枝上有无分叉的影响 | 第28页 |
·小枝粗壮程度的影响 | 第28页 |
·生根的外部影响因子分析 | 第28-30页 |
·光照强度的影响 | 第28-29页 |
·水培容器的影响 | 第29-30页 |
·水培气温的影响 | 第30页 |
·浸药高度的影响 | 第30页 |
·换水间隔时间的影响 | 第30页 |
3 小结 | 第30-31页 |
第二节 木麻黄小枝水培生根率与生根条数的关系 | 第31-3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1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1-33页 |
·结果 | 第31页 |
·方差分析 | 第31-32页 |
·相关分析 | 第32页 |
·回归分析 | 第32-33页 |
3 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节 提高难生根木麻黄水培生根率技术 | 第34-3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4-35页 |
·材料 | 第34页 |
·方法 | 第34-3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5页 |
3 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节 木麻黄采穗圃营建技术研究 | 第36-4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6-37页 |
·材料与地点 | 第36页 |
·试验方法 | 第36-37页 |
·采穗圃定植密度试验 | 第36页 |
·母树截干高度试验 | 第36-37页 |
·试验设计 | 第37页 |
·统计分析 | 第3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7-41页 |
·母树定植密度与穗条质量数量关系 | 第37-39页 |
·不同密度下穗条的合格率 | 第37-38页 |
·不同密度下穗条的数量 | 第38-39页 |
·母树截干高度与穗条质量数量关系 | 第39-41页 |
·不同截干高度的穗条生根率 | 第39-40页 |
·不同截干高度的合格穗条数量 | 第40-41页 |
3 小结 | 第41页 |
第五节 木麻黄小枝切成多段水培育苗技术研究 | 第41-4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1-42页 |
·材料 | 第41-42页 |
·方法 | 第42页 |
·水培 | 第42页 |
·试验设计 | 第42页 |
·调查 | 第42页 |
·数据分析 | 第4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2-44页 |
3 小结 | 第44-45页 |
第六节 木麻黄水培育苗技术总结 | 第45-49页 |
1 水培育苗技术的发展历程 | 第45-46页 |
2 水培育苗 | 第46-48页 |
·水培条件 | 第46页 |
·插穗来源 | 第46页 |
·母树年龄 | 第46页 |
·小枝截取 | 第46-47页 |
·药品配制 | 第47页 |
·促根处理 | 第47页 |
·小枝排放 | 第47页 |
·生根管理 | 第47页 |
·小苗包装运输 | 第47-48页 |
3 容器苗移植 | 第48-49页 |
·选苗圃地 | 第48页 |
·配营养土 | 第48页 |
·装营养土 | 第48页 |
·排容器袋 | 第48页 |
·喷除草剂 | 第48-49页 |
·移生根苗 | 第49页 |
·水分管理 | 第49页 |
·苗木管理 | 第49页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三章 木麻黄更新造林技术研究 | 第51-62页 |
第一节 木麻黄更新造林的施肥 | 第51-5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1-52页 |
·材料 | 第51页 |
·方法 | 第51-52页 |
·土壤主要营养成分测定 | 第51页 |
·育苗造林 | 第51页 |
·试验设计 | 第51页 |
·施肥技术 | 第51-5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2-53页 |
3 小结 | 第53-54页 |
第二节 提高木麻黄无性系造林成活率技术研究 | 第54-5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4-55页 |
·材料 | 第54页 |
·方法 | 第54-55页 |
·雨天常规造林 | 第54页 |
·无雨天气造林 | 第54-55页 |
·调查分析 | 第5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5-56页 |
3 小结 | 第56页 |
第三节 木麻黄防护林网更新技术研究 | 第56-6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6-57页 |
·材料 | 第56-57页 |
·方法 | 第57页 |
·整地造林 | 第57页 |
·试验设计 | 第57页 |
·优良无性系措施 | 第57页 |
·更新配套技术 | 第57页 |
·防护林网的防护效果测定 | 第57页 |
·统计分析 | 第5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7-60页 |
·优良无性系措施结果分析 | 第57-59页 |
·更新配套技术结果分析 | 第59-60页 |
·林网防护效果测定 | 第60页 |
3 小结 | 第60-61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结论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68页 |
详细摘要 | 第68-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