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货币论文--中国货币论文--方针政策及其阐述论文

中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研究--非对称的机制与治理

第一章 导言第1-30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第15-18页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8-24页
 第三节 本文中区域的界定第24-26页
 第四节 研究结构和研究方法第26-28页
 第五节 创新与不足第28-30页
第二章 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理论基础第30-66页
 第一节 最优货币区与非对称性冲击第30-40页
 第二节 货币政策有效性及其区域影响因素第40-49页
 第三节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区域效应第49-63页
 第四节 对货币政策效应实证研究方法的理论回顾第63-66页
第三章 中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非对称的实证检验第66-93页
 第一节 变量选择和数据类聚说明第66-70页
 第二节 检验模型与检验方法第70-77页
 第三节 基于数据的实证检验第77-89页
 第四节 实证检验结论第89-93页
第四章 中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非对称的传导机制第93-119页
 第一节 对中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非对称传导机制的基本判断第93-99页
 第二节 产业结构差异与中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非对称第99-105页
 第三节 企业结构差异与中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非对称第105-112页
 第四节 金融结构差异与中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非对称第112-119页
第五章 中国中央银行体制框架下的货币政策第119-144页
 第一节 中国中央银行制度与货币政策的历史变迁第119-126页
 第二节 中国中央银行体制框架对货币政策的区域关注缺乏第126-131页
 第三节 中国货币政策与区域经济和谐发展的冲突第131-137页
 第四节 中央银行体制框架下货币政策柔性设计:以美国和欧盟为例第137-144页
第六章 中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非对称的治理第144-167页
 第一节 深化人民银行大区分行体制改革第144-152页
 第二节 改善货币政策传导的制度安排第152-157页
 第三节 促进区域金融经济的协调发展第157-162页
 第四节 实施统一货币政策的部分差别化操作第162-167页
第七章 结语第167-171页
附录第171-177页
参考文献第177-187页
后记第187页

论文共1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流星余迹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下一篇:我国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与普通高校现代远程教育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