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金融法论文

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若干问题研究

论文独创性声明第1页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第2-3页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目录第5-8页
引言第8-9页
第一章 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的确立第9-14页
 第一节 确立欺诈例外原则的正当性第9-11页
  一、欺诈例外原则与独立性原则的关系第9-10页
  二、确立欺诈例外原则的法理基础第10-11页
 第二节 欺诈例外原则的确立第11-14页
  一、有影响的几个判例第11-13页
  二、欺诈例外原则的成文化-美国《统一商法典信用证篇》第13页
  三、英国判例对于欺诈例外原则的承认第13-14页
  四、国际商会对欺诈例外原则的立场第14页
第二章 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适用中的实体性问题第14-28页
 第一节 欺诈例外原则中欺诈的类型第15-18页
  一、广义上的信用证欺诈类型第15页
  二、欺诈例外原则中欺诈的类型第15-18页
 第二节 信用证欺诈的程度第18-22页
  一、1995年 UCC5-109要求欺诈是“实质性”的第18-19页
  二、美国判例对于“实质性”欺诈的认定第19-20页
  三、英国判例对于欺诈程度的判定第20-21页
  四、涉及判定信用证欺诈程度的主要因素第21-22页
 第三节 第三方欺诈时的善意受益人问题第22-26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22-23页
  二、美国的成文法及判例分析第23-24页
  三、英国的判例分析第24页
  四、欺诈例外原则应当适用于第三方欺诈第24-25页
  五、关于第三方欺诈时,受益人承担责任的期间第25-26页
 第四节 对于善意第三人的保护问题第26-28页
  一、1995年 UCC5-109中关于善意第三人的规定第26-27页
  二、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判例第27页
  三、信用证欺诈例外中善意第三人的构成要件第27-28页
  四、对于受益人能否成为正当持票人的思考第28页
第三章 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的具体适用问题第28-40页
 第一节 管辖权与法律适用第28-34页
  一、按合同关系确定管辖权与法律适用第29-32页
  二、按侵权关系确定管辖权与法律适用第32页
  三、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第32-33页
  四、允许受害方选择违约之诉或侵权之诉第33页
  五、仲裁条款的效力问题第33页
  六、临时措施的管辖权与法律适用第33-34页
 第二节 法院禁令第34-40页
  一、禁令的含义和种类第34-35页
  二、颁布禁令需满足的条件第35-38页
  三、颁布禁令要求的举证责任第38-39页
  四、申请禁令的程序第39-40页
第四章 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与银行的权利和义务第40-46页
 第一节 银行对于欺诈不明知情况下的拒付权问题第40-44页
  一、银行是否享有拒付的权利第40-42页
  二、与银行拒付权相关的几个问题第42-43页
  三、银行行使拒付权时的两难处境第43-44页
 第二节 银行对欺诈明知情况下的拒付义务问题第44-45页
  一、银行是否承担拒付的义务第44-45页
  二、银行履行拒付义务时的两难处境第45页
 第三节 解决银行两难处境的一些思考第45-46页
第五章 我国在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适用方面的最新发展第46-51页
 第一节 《关于审理信用证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出台的背景和意义第46-48页
  一、立法中存在的不足第46-47页
  二、司法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47-48页
  三、中国银行界的强烈要求第48页
  四、《规定》出台的意义第48页
 第二节 对于《规定》中有关信用证欺诈条款的简要评述第48-51页
  一、明确了可认定为信用证欺诈的四种情形第49页
  二、为申请信用证止付令设立了条件第49页
  三、明确了对善意第三人的保护第49页
  四、确立了开证行和善意第三人在诉讼中的地位第49-50页
  五、规定了法院中止支付的有关程序第50页
  六、可以与基础交易纠纷一并审理第50页
  七、没有银行拒付权的规定第50-51页
结论第51-52页
致谢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授权服务中心终端客户受理系统设计
下一篇:随机风场研究与高耸、高层结构抗风可靠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