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8页 |
缩略语表 | 第8-9页 |
摘要 | 第9-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6页 |
第一部分 植物主根分生组织维持的研究进展 | 第11-18页 |
引言 | 第11页 |
1. 植物主根的形态结构和发生发育过程简介 | 第11-12页 |
2. 胚后主根分生组织维持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 第12-18页 |
第二部分 组氨酸的生物合成 | 第18-26页 |
1. 组氨酸合成过程简介 | 第18-22页 |
2. 微生物及植物中组氨酸合成酶基因的鉴定 | 第22-24页 |
3. 植物中组氨酸合成受阻的研究 | 第24-26页 |
第二章 hpal突变体的分离与表型鉴定 | 第26-34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26-29页 |
·材料 | 第26页 |
·主要试剂 | 第26-28页 |
·方法 | 第28-2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9-33页 |
·hpal突变体主根变短 | 第29-30页 |
·hpal突变体主根分生组织表型鉴定 | 第30-33页 |
3. 讨论 | 第33-34页 |
第三章 hpal突变体图位克隆与互补回复验证 | 第34-5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4-44页 |
·材料 | 第34页 |
·方法 | 第34-44页 |
·F2群体的构建及遗传分析 | 第34页 |
·F2群体 DNA提取 | 第34-35页 |
·图位克隆的方法 | 第35-36页 |
·精细定位的分子标记 | 第36-37页 |
·RNA提取及 R1-PCR | 第37-38页 |
·基因克隆与测序分析 | 第38-39页 |
·回复载体构建 | 第39-41页 |
·拟南芥转基因 | 第41页 |
·Southern杂交对转基因回复株系的分子验证 | 第41-43页 |
·AtHAPI回复 E.cofihisC突变菌株UTH780 | 第43-4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4-49页 |
·遗传分析 | 第44页 |
·图位克隆 | 第44-45页 |
·候选基因测序及生物信息分析 | 第45-46页 |
·回复验证 | 第46-48页 |
·AtHPAI回复 E.coli hisC突变菌株UTH780 | 第48-49页 |
3. 讨论 | 第49-50页 |
第四章 hpal突变体中游离氨基酸含量分析 | 第50-56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50页 |
·水解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 第50页 |
·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 第50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0-52页 |
3. 讨论 | 第52-56页 |
·hpal是一个新的植物组氨酸含量降低的突变体 | 第52-55页 |
·hpal并未显示己知的组氨酸饥饿引起的有关症状 | 第55-56页 |
第五章 hpal突变体对组氨酸的依赖与苗龄的关系 | 第56-58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5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6页 |
3. 讨论 | 第56-58页 |
·hpal突变体对外源组氨酸的依赖是与苗龄相关的 | 第56-58页 |
第六章 HPA基因在各器官的表达水平比较 | 第58-61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58-59页 |
·定量 PCR分析 | 第58-5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9-60页 |
3. 讨论 | 第60-61页 |
第七章 hpal与HPA敲除的T-DNA插入突变体的比较 | 第61-64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61页 |
·emb2196的PCR鉴定 | 第61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1-63页 |
3. 讨论 | 第63-64页 |
·AtHAP1在组氨酸合成中发挥着必须的作用,hpal点突变没有造成HPAI功能完全丧失 | 第63-64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1页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科研论文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