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5页 |
§1.1 引言 | 第11-12页 |
§1.2 电机故障诊断技术概述 | 第12-13页 |
§1.3 感应电机故障诊断技术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13-20页 |
§1.3.1 感应电机主要故障类型及原因 | 第13-14页 |
§1.3.2 感应电机转子故障诊断方法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1.3.3 感应电机转子故障诊断方法存在的问题 | 第18-20页 |
§1.4 论文选题 | 第20-21页 |
§1.5 论文所做的工作及总体结构 | 第21-23页 |
§1.5.1 论文所做的工作 | 第21-22页 |
§1.5.2 论文的总体结构 | 第22-23页 |
§1.6 论文约定 | 第23-25页 |
第二章 时频分析理论基础 | 第25-45页 |
§2.1 引言 | 第25-26页 |
§2.2 傅立叶变换与短时傅立叶变换 | 第26-29页 |
§2.2.1 傅立叶变换 | 第26-27页 |
§2.2.2 短时傅立叶变换 | 第27-29页 |
§2.3 小波与小波包变换 | 第29-38页 |
§2.3.1 连续小波变换 | 第29-30页 |
§2.3.2 离散小波变换 | 第30-31页 |
§2.3.3 多分辨率分析 | 第31-34页 |
§2.3.4 Mallat算法 | 第34-35页 |
§2.3.5 小波包变换 | 第35-36页 |
§2.3.6 基于小波包频带分解的信号滤波原理 | 第36-38页 |
§2.4 Hilbert变换 | 第38-40页 |
§2.4.1 连续时间信号的Hilbert变换与瞬时频率 | 第38-39页 |
§2.4.2 Hilbert变换的计算机实现 | 第39页 |
§2.4.3 基于双Hilbert变换的信号直流分量消去原理 | 第39-40页 |
§2.5 Hilbert-Huang变换 | 第40-43页 |
§2.5.1 基本模式分量 | 第40-41页 |
§2.5.2 经验模态分解 | 第41-42页 |
§2.5.3 Hilbert谱 | 第42-43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三章 基于感应电机启动电磁转矩信号分析的转子故障诊断 | 第45-67页 |
§3.1 引言 | 第45-46页 |
§3.2 基于启动电磁转矩的转子故障诊断思想 | 第46-47页 |
§3.3 电磁转矩计算方法及实验结果 | 第47-52页 |
§3.3.1 电磁转矩计算模型 | 第47-48页 |
§3.3.2 数据采集系统及采样信号预处理 | 第48-50页 |
§3.3.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50-52页 |
§3.4 基于小波脊线—能量谱的转子断条故障诊断 | 第52-59页 |
§3.4.1 信号复解析小波展开 | 第52-53页 |
§3.4.2 基于小波脊的信号瞬时频率提取 | 第53-54页 |
§3.4.3 脊线—小波能量谱 | 第54-55页 |
§3.4.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55-59页 |
§3.5 基于Hilbert-Huang变换的转子断条故障诊断 | 第59-65页 |
§3.5.1 数据拟合原理 | 第59-60页 |
§3.5.2 启动电磁转矩信号的经验模态分解 | 第60-63页 |
§3.5.3 转子故障特征频率提取 | 第63-65页 |
§3.6 两种方法对比分析 | 第65-66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四章 基于双PQ变换的感应电机转子故障诊断 | 第67-89页 |
§4.1 引言 | 第67-68页 |
§4.2 转子断条故障对电机定子电流的影响 | 第68-70页 |
§4.3 旋转坐标变换及其在电机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 第70-76页 |
§4.3.1 旋转坐标变换原理 | 第70-71页 |
§4.3.2 Park's矢量及扩展的Park's矢量方法 | 第71-75页 |
§4.3.3 同步速坐标变换方法及其存在的问题 | 第75-76页 |
§4.4 PQ变换原理 | 第76-78页 |
§4.4.1 PQ变换定义 | 第76-77页 |
§4.4.2 电网电压基波正序分量的提取 | 第77-78页 |
§4.5 基于双PQ变换的转子断条故障诊断方法 | 第78-80页 |
§4.5.1 基于反向PQ变换的电流负序分量的消除 | 第78-79页 |
§4.5.2 转子断条故障检测原理 | 第79-80页 |
§4.5.3 转子故障严重程度评估 | 第80页 |
§4.6 诊断实例 | 第80-87页 |
§4.6.1 实验系统 | 第80-82页 |
§4.6.2 采集数据及预处理结果 | 第82-83页 |
§4.6.3 软件平台及算法流程 | 第83-85页 |
§4.6.4 诊断结果及分析 | 第85-87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87-89页 |
第五章 基于双PQ变换的感应电机转子故障诊断中负荷及惯量影响的消除 | 第89-113页 |
§5.1 引言 | 第89-90页 |
§5.2 计及速度波动时转子断条故障机理分析 | 第90-93页 |
§5.3 转子故障严重程度因子 | 第93-100页 |
§5.3.1 转子故障特征的修正 | 第93-97页 |
§5.3.2 转子故障特征的计算 | 第97-99页 |
§5.3.3 转子断条位置与故障严重程度因子的关系 | 第99-100页 |
§5.4 转子断条故障与负荷波动的区分 | 第100-106页 |
§5.5 诊断实例 | 第106-112页 |
§5.5.1 实验方法 | 第106-108页 |
§5.5.2 诊断结果及分析 | 第108-112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112-113页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第113-117页 |
§6.1 本文结论 | 第113-115页 |
§6.2 进一步研究工作的展望 | 第115-117页 |
参考文献 | 第117-131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奖情况 | 第131-133页 |
致谢 | 第1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