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摄像式刀具预调测量仪的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0页 |
·刀具预调测量仪的作用和意义 | 第9-10页 |
·刀具预调测量仪的国内外现状 | 第10-12页 |
·计算机视觉检测技术概述 | 第12-17页 |
·计算机视觉概述 | 第12-13页 |
·计算机视觉检测技术 | 第13-14页 |
·计算机视觉检测的发展方向 | 第14-15页 |
·二维图像测量的关键技术 | 第15-17页 |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20页 |
第二章 刀具预调测量仪系统的组成 | 第20-27页 |
·刀具预调测量仪组成 | 第20页 |
·导轨系统 | 第20-21页 |
·主轴系统 | 第21-22页 |
·视觉系统 | 第22-24页 |
·光源部分 | 第22页 |
·摄像器件的选择 | 第22-23页 |
·成像系统光学设计 | 第23页 |
·成像系统景深研究 | 第23-24页 |
·计算机及其接口电路 | 第24-25页 |
·系统软件 | 第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第三章 测量图像处理技术研究 | 第27-60页 |
·测量图像的边缘检测与亚像素定位 | 第27-45页 |
·边缘检测算法 | 第27-31页 |
·亚像素边缘定位算法 | 第31-40页 |
·测量图像的快速亚像素边缘检测方法 | 第40-45页 |
·图像预处理研究 | 第45-53页 |
·图像噪声 | 第45-47页 |
·图像预处理 | 第47-49页 |
·图像预处理实验研究 | 第49-53页 |
·轮廓跟踪 | 第53-54页 |
·刀具识别 | 第54-57页 |
·刀具几何参数计算 | 第57-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四章 二维图像测量系统标定技术研究 | 第60-80页 |
·计算机视觉摄像机标定方法综述 | 第60-63页 |
·传统标定方法 | 第60-62页 |
·自标定方法 | 第62-63页 |
·二维图像系统传统标定方法 | 第63-68页 |
·标定靶标件的选择 | 第63页 |
·摄像机理想数学模型 | 第63-64页 |
·标定原理 | 第64-67页 |
·网格图像交叉点的获取 | 第67-68页 |
·二维图像测量系统快速自标定方法 | 第68-72页 |
·快速自标定原理 | 第68-70页 |
·实验结果 | 第70页 |
·标定误差分析 | 第70-72页 |
·图像畸变校正研究 | 第72-79页 |
·摄像机实际数学模型 | 第72-76页 |
·分区畸变校正 | 第76-77页 |
·实验分析 | 第77-79页 |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第五章 图像测量系统调焦技术研究 | 第80-100页 |
·调焦评价函数研究 | 第80-89页 |
·常用调焦评价函数 | 第80-85页 |
·实验研究与分析 | 第85-89页 |
·调焦评价函数特性分析 | 第89-97页 |
·离焦光学传递函数 | 第89-92页 |
·被测工件的空间频率对评价函数性能的影响 | 第92-94页 |
·调焦选择区域对评价函数性能的影响 | 第94-95页 |
·光源强度对评价函数性能的影响 | 第95-97页 |
·调焦函数设计 | 第97-99页 |
·本章小结 | 第99-100页 |
第六章 系统误差分析与实验结果 | 第100-106页 |
·视觉系统测量不确定度研究 | 第100-102页 |
·不确定度分析 | 第100-101页 |
·仪器测量重复性实验 | 第101-102页 |
·刀具预调测量仪的零点确定 | 第102-103页 |
·刀具预调测量仪的整体精度检定 | 第103-105页 |
·本章小结 | 第105-106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6-108页 |
·全文工作总结 | 第106-107页 |
·前景展望 | 第107-108页 |
参考文献 | 第108-116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116-118页 |
致谢 | 第1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