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 ·研究目标 | 第12页 |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 第2章 理论基础 | 第19-23页 |
| ·社会救助理论 | 第19页 |
| ·需要层次理论 | 第19-20页 |
| ·反贫困理论 | 第20-21页 |
| ·效率公平理论 | 第21-23页 |
| 第3章 西部高校贫困大学生救助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西南交通大学为例 | 第23-39页 |
| ·我国高校贫困生救助发展历程及现状 | 第23-25页 |
| ·我国高校贫困生发展历程 | 第23-24页 |
| ·我国高校贫困生救助现状 | 第24-25页 |
| ·西部高校贫困生比例较高 | 第25-26页 |
| ·西南交通大学贫困生救助概况 | 第26-27页 |
| ·调查方法 | 第27页 |
| ·问卷分析 | 第27-38页 |
| ·政府在救助政策制定以及资金提供方面存在问题 | 第27-30页 |
| ·学校救助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30-32页 |
| ·学生自身存在的障碍 | 第32-37页 |
| ·社会各界在高校贫困大学生救助中发挥的作用及存在的不足 | 第37-38页 |
| ·结论 | 第38-39页 |
| 第4章 国外贫困大学生救助的经验借鉴 | 第39-44页 |
| ·日本模式 | 第39-40页 |
| ·贷学金管理机构 | 第39页 |
| ·贷学金构成与来源 | 第39-40页 |
| ·贷学金的发放与回收 | 第40页 |
| ·美国模式 | 第40-42页 |
| ·资金来源 | 第40-41页 |
| ·救助方式多样化 | 第41-42页 |
| ·西欧模式 | 第42页 |
| ·国外贫困生救助经验的借鉴和启示 | 第42-44页 |
| ·救助方式多样化 | 第42-43页 |
| ·救助管理规范化 | 第43页 |
| ·完善勤工助学机制 | 第43-44页 |
| 第5章 完善西部高校贫困大学生救助体系的建议 | 第44-51页 |
| ·政府加大对西部高校的财政投入 | 第44-46页 |
| ·加强政府的财政支持,扩大救助覆盖面 | 第44页 |
| ·建立合理的收费制度 | 第44-45页 |
| ·健全助学贷款机制 | 第45页 |
| ·拓宽助学贷款的融资渠道 | 第45-46页 |
| ·学校方面规范救助的程序 | 第46-48页 |
| ·加强心理健康救助 | 第46页 |
| ·完善勤工助学机制 | 第46-47页 |
| ·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 | 第47-48页 |
| ·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 | 第48-49页 |
| ·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质 | 第48-49页 |
| ·增强自身综合能力 | 第49页 |
| ·完善非正式社会救助的政策体系 | 第49-51页 |
| 结语 | 第51-52页 |
| 致谢 | 第52-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 附录 | 第56页 |